“最严”国标有望整治防霾口罩市场乱象
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让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防护,在雾霾频繁侵袭的当下,佩戴口罩成为人们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且便捷手段之一,口罩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由于口罩标准的缺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给消费者的选择造成困难,大众对民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制定呼声很高。 6月24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项标准的起草方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该协会会长李陵申对新华网表示,标准通过社会意见征集和专家论证后,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将成为我国首部民用口罩国家标准,对生产企业、销售商家、监管方和消费者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整治市场乱象。 防霾口罩标准缺失致市场混乱 据李陵申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口罩销售量比2012年增加180%,2014年比2013年销售量翻了一番。庞大需求的背后却是混乱的市场形势。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口罩类型繁多,主要有针织布口罩、机织布口罩、非织造布口罩。外观结构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罩杯式、立体裁剪式、折叠式、平面式等,各类型口罩有不同的防护特点。 在防护效果上,根据江苏省和上海市质监局在2014年发布的口罩检测结果,市场上标称可以过滤细颗粒物(PM2.5)的口罩,实测过滤效率达90%的(根据GB 2626—2006测试)不到15%。普通的布类口罩由于口罩孔隙较大,无法抵挡粒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基本上只具备防寒保暖功能;纱布口罩等平面口罩通常对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大于50%。 大众对于日常防护型口罩巨大的需求,所面对的却是质量不达标的产品,缺乏统一的生产规范标准是造成市场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现行相关的口罩标准有三种,分别是《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第一个属于劳动防护类产品标准,后两者是医用防护产品标准,都不能完全适用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空气污染环境(PM2.5)下的防护。 在京东商城搜索“口罩”,一款销量、评价靠前的常见防护型口罩中的产品说明显示,其所依据的标准为《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而严格来讲,这一标准是劳动防护型的口罩标准。李陵申表示,此次发布的标准意见稿是为非特定人群在非特定环境下所制定的,填补了我国在日常民用口罩标准方面的空白,符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国标有助于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者选购 此次发布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是推荐性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产品选择使用。标准编制说明中显示,众多口罩生产企业也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因此标准的可操作性很大。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口罩生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意见稿刚刚发布,待标准正式出台,公司研究后会据此调整生产策略。 李陵申表示,因为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所以标准意见稿遵从“从高从严”的原则,但以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完全可以达到,可以生产满足过滤效率的非织造材料,产量充裕,不会形成成本增加趋势,也有一些新型膜材在使用。“但口罩防护效果不仅与所用材料的过滤效率有关,同时也与口罩的结构形式有很大关系,如何依据人体工学原理提升日常防护型口罩的佩戴舒适感,对企业来说也是新的挑战。”李陵申说。 “防护型口罩的生产消费需求庞大、增长迅速,没有统一的标准约束会造成市场的混乱,生产厂家缺乏指导,消费者也无从选择,所以全社会对口罩国家标准的制定呼声很高。国标委也很重视,此次特事特办,加快了审批流程,在7月24日征求意见期结束后,我们会汇总、整理各方意见,再组织专家委员会来论证,最后上报国标委审批,预计今年年底前该标准能正式出台。”李陵申介绍说。 |
关键词:口罩,市场乱象,最严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