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健康频道>>健康访谈

评论:普通救护车不应拒载急症患儿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罗志华 2015-07-06 10:44:3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苏州市民李先生出生31天的女儿因呛奶造成窒息,他打了两次120急救电话,先后来了两辆救护车,但都不愿意接送孩子,因为车上没有针对小孩和新生儿的专门设备,且医护人员不了解新生儿的救治知识和技术,怕路上出问题负不起责任。

  由于新生儿疾病很特殊,诊疗设备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成人,新生儿院外急救也成了一个专门领域。通常情况下,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可提供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但总体数量不多。比如,苏州全市只有两辆正规新生儿专用救护车,江苏省也不过十来辆,远不能满足需求。专用救护车不够,成人救护车则难免有所顾虑,担心一旦救治不力,自己会惹上麻烦。

  儿童和新生儿遭救护车“拒载”,固然与专用救护车数量不足有关,但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次急救过程中,也许李先生永远也等不来专用救护车,但他的孩子不能无人施救。普通救护车即使不具备救护新生儿的能力,也至少能发挥出专用车辆的作用,在交通便捷性和基础救护方面,都强于其他社会车辆。在当时的情形下,由到场的救护车对患儿展开施救和运送,是最佳选择。

  救护车救与不救,不应由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说了算,而应将相关内容明确写入制度规范当中,由急救中心根据当时的情形、参照制度规范来统一调度和决定。急救现场不可能总做到万事俱备,因此就地取材、随机应变、紧急避险,应是急救所应保持的原则,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疾病导致的伤害,让儿童获得更加安全的庇护。同时,相关制度规范还得划清责任,减少成人救护车对儿童的施救顾虑。

  其实,儿童专用救护设备和能力缺乏,是儿童医疗的一个缩影,儿童医疗发展缺乏制度规范、“自然生长”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儿科为例,由于儿科很难赚钱,甚至成为政策性亏损的科室,导致这些年来,一些医院压缩儿科床位甚至取消儿科,如此导致儿科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儿童看病难的程度已远比成人严重。

  救护车是否救人,不能只看风险不看责任;医疗项目的存废,不能单纯以是否赚钱来衡量,还应牢记医疗的公益性。假如全凭医院和医生自觉,他们难免会趋利避害,做出不利于救治患儿的决定。只有将这些内容纳入强制性规划,进行制度性约束,实施政策性补贴,才能尽早化解儿童看病和急救难题。

关键词:救护车,拒载,急症患儿

责任编辑:郑光昊
-->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