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健康频道>>健康访谈

服用中药汤剂有“黄金时间”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5-12-17 08:5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汤剂作为中医疗疾的最古老、最传统的方法之一,能够充分适应病情的需要,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科学服用汤剂是确保疗效得以实现的重要法宝。但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不知道如何正确服用汤药(汤剂),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的,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治疗心肺病

  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大便的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和夜间服食);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头痛怕风、全身关节酸痛、不出汗等伤风感冒症状,应在煮沸后5分钟取下,稍停趁热服用,以帮助患者排汗,解除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肢体酸痛等症状。中药热服还可使疹毒发透,适用于麻疹刚发起的患者,可帮助疹毒随汗液排出体外,以缓解病情。热服中药还有助于消肿,适用于身体浮肿的患者。

  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汤药则要求冷服。如因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发热的病人,或经常出现口干唇裂、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热性症状,冷服中药可通过寒凉泄热,使邪热外泄,缓解病痛,这类中药煎服时间较长。

  此外,恰当的服药剂量也很重要。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0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例如,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1/5,1—3岁用成人药量的1/4,4—7岁用成人药量的1/3,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服药次数也有讲究,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关键词:中药,汤剂,病情

责任编辑:解娜娜
-->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