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在印度孟买市绍拉普尔镇,曾就读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1936年毕业。1938年9月,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1939年初到延安,任八路军军医院外科医生;1940年6月奔赴晋察冀边区,不久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也是该院的首任院长。他辛勤工作,全力救治伤病员,并培养医务人员,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7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9日因病逝世,享年32岁。
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是继白求恩之后,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发展史中留下光辉足迹的又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中,他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后来因积劳成疾,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的岗位上,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象毛泽东主席当年为他写的挽词中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象征着胜利的红旗上,也有他的鲜血。”同样,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光荣传统形成过程中,也凝结着柯棣华留下的精神财富。
远道来华 北上延安
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引起已经在印度格兰特医学院担任助教的柯棣华的注目。出于中印两大民族同样遭受殖民主义压迫的共同命运,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深为同情,各大城市普遍掀起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浪潮。印度国民代表大会第五十二次会议正式决议:为援助中国人民,允许派遣医疗队去中国。这一决议得到国内的响应。在举国上下的“援华热”中,柯棣华毅然放弃了正在为考取英国皇家医学会的学业准备,正式向援华委员会提出了参加医疗队的申请。
1938年8月,印度援华医疗队宣告成立,成员包括:队长爱德、副队长卓克,队员柯棣、巴苏、木克。柯棣就是柯棣华。同年9月1日,柯棣华一行5人登上英国客轮吉普塔纳号,离开家乡,经过半个多月的航行,于9月17日到达广州。9月30日,医疗队到达武汉,受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热烈欢迎。欢迎会上,叶剑英同志与爱德队长先后讲话,表达中印两国人民齐心抗日的坚强意志。10月7日,周恩来同志接见了他们,向他们透彻地分析了国际形势,详细地阐明了毛泽东主席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使他们深受鼓舞。接见后,周恩来同志拍着柯棣华的肩膀说:“看得出,你还年轻,多大岁数了?”当柯棣华回答28岁时,周恩来同志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好啊!你可以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更多的工作。”
印度医疗队是代表印度民族来援助中国抗日的。出于民族代表的崇高责任感,柯棣华和他的同事们迫切希望能尽快投入实际的援华工作,直接为抗战部队服务。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他们的这一愿望迟迟不能实现。最初,柯棣华和巴苏被分配到国民党的一所军医院工作。随后,他们不得不随着国民党政府步步撤退。先是由武汉转移到宜昌,接着由宜昌撤至重庆。对此,柯棣华十分气愤。他认为国民党当局不能代表抗战的中华民族,他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
就在印度援华医疗队准备北上延安之际,在重庆的柯棣华却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因偿还不起债务,被迫自杀身亡。柯棣华十分悲痛,但他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援华到底的坚强决心,毅然放弃了回国的打算。他表示,在未完成援华任务之前,决不回国。这是他的誓言,也是医疗队所有成员的决心。为了表达这个决心,印度5位大夫分别在自己姓氏后面加了一个“华”字,从此,大家便亲切地称他们柯棣华、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和巴苏华。
1939年2月12日,柯棣华和医疗队全体成员,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难,终于胜利抵达延安。当天,延安军民两千多人在南门外欢迎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到来。随后,在八路军卫生部大礼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毛泽东主席出席了大会,并同印度友人一起观看文艺节目。在热烈的气氛中,柯棣华和医疗队其他成员一起走上台,高兴地用中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欢迎会达到了高潮。
在延安,柯棣华及其他4位医生,被分配在八路军医院和卫生学校工作。他担任外科医生并兼做X光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以极大的热忱帮助医院抓好技术建设,如建立合理的医疗工作制度、对护士进行培训等。每次发现疑难病例,他总是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给同志们以详尽明确的讲解。对在校学员和在职医务人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经常和柯棣华大夫接触的人,都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他不是喜欢空谈的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总是兢兢业业地把自己负责的每一项工作认真做好。
1939年7月10日傍晚,周恩来同志在延河边骑马发生意外事故,不幸右臂骨折。当消息传到距离延安三十多里的拐峁医院时,柯棣华和爱德华队长、巴苏华医生立即动身,连夜飞奔杨家岭。他们赶到周恩来同志住处时,已经是凌晨3点钟,顾不得休息,马上和中国医生一起为周恩来同志认真地进行了检查和治疗。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
1939年,日本侵略者集中大量兵力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更加艰苦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柯棣华、巴苏华和爱德华提出申请,要求到前线去。柯棣华坚定地表示:“我们来中国的目的是要直接为抗日的军民服务,我也要象白求恩那样,到前线去,为受伤的战士做手术。”10月29日,毛泽东主席在杨家岭特地请医疗队成员吃午饭,席间告诉他们:朱德总司令已经从山西晋东南拍来电报,欢迎他们到前线去。柯棣华听了非常高兴。
不畏艰险 奔赴前线
1939年11月初,印度援华医疗队途经西安、潼关,从渑池北渡黄河,到达山西省五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在这里,印度援华医疗队受到朱德总司令的热情欢迎。朱德同志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向3位国际友人讲了世界形势和抗日战场的概况,介绍了八路军坚持敌后根据地三年来取得的巨大胜利和主要经验。柯棣华听了深受鼓舞。紧接着,队长爱德华让柯棣华谈了他们到抗日前线去的申请。朱德同志当面答复了他们的要求,并作了具体安排。不久,张店战役打响了,柯棣华、巴苏华随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参加了战斗。他们在战斗第一线设立了救护所,分头带领医生护士抢救伤员。战斗中,炮弹片、子弹头和日军不顾国际公法使用的达姆弹四处飞射,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火网。手术台上的屋顶被震得七零八落,刷刷落灰。同事们考虑到柯棣华的安全,一再坚持要他撤下去,可他硬是不肯,甚至发火说:“为什么叫我下去!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战斗进行了一天多,柯棣华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同大家一起,为80多个伤员做了急救手术。战斗紧张时,他曾3天3夜不休息,连续救治伤员,直至战斗取得胜利。
1940年3月,柯棣华告别太行山区,走向新的战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时,卓克华、爱德华、木克华三位大夫因患病,相继返回印度。巴苏华大夫也奉命返回延安,柯棣华则继续留在晋察冀前线工作。1940年8月,他来到河北省唐县葛公村,参加了白求恩卫生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工作,先是担任白求恩卫生学校外科教员,1941年1月,又临危受命,挑起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的重任。从此,他象一位勤劳而干练的母亲,默默地操持着医院的一切。
为了便于工作,柯棣华开始学习汉语。由于他的聪颖和刻苦精神,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可用汉语进行流利的对话和阅读中文书报。在就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的欢迎会上,柯棣华激动地用中文说:“我知道这里曾经是白求恩同志工作过的地方,而且是以白求恩这个光荣的名字命名。我要说的是,我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象他一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柯棣华的讲话激起了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
一上任,柯棣华便积极开展工作。他集思广益,同医生护士们一起,研究医院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医院建设的原则,即:遵循毛泽东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指示,发扬红军传统和白求恩精神,以符合战时需要和便利病员为原则,不泥古,不照搬,不排外,不保守,积极做好战伤救护工作。在柯棣华的倡导坚持下,医院认真执行了休养员班排组织制度、领导干部轮流查房制度和医院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意见征询会制度。柯棣华严于律己,带头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尽管他日常行政、医疗工作都十分繁忙,但从没有一次耽误轮流查房和值班。凡是医院决定召开的会议,他一定参加;集体研究决定的工作,他都一抓到底。在一次医疗征求意见会上,有的同志提出应重视白求恩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平时就组成战地救护组和医疗巡回组,以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柯棣华经过认真思考,接受了这一正确意见并迅速付诸实施。同时,他自己也担任了一个战地救护组的负责人。
真情似火 忘我工作
柯棣华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之时,正值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最艰难的岁月。医治伤病缺医少药,加上日寇频繁扫荡,转移行军,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在他看来,只要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有一颗为伤病员造福的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一次,一名战士胃部受了重伤,在当时医疗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做胃肠吻合术相当困难。柯棣华下决心攻克这一难关。他反复琢磨,想了又想,写了又写,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随后,又拿着方案向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江一真校长征求意见,江校长帮他补充完善了手术方案,鼓励他大胆实施,并答应做他的助手。手术当天,柯棣华从上午8点一直在手术台前紧张忙碌到下午4点,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晋察冀军区的第一例胃肠吻合术。接着,又在前线先后完成了胸外科和脑外科以及人工肛门等复杂手术。在他担任院长期间,共亲自完成外科手术两千多例。
柯棣华处处为伤病员着想,不容许有任何的失职和马虎行为。一次,医院按照上级指示向深山转移,正在这时从前线转运下来一名伤员,柯棣华大夫立即进行了检查和手术处理。手术时伤员铺的褥子被血染得不象样子,他忙把自己背包上的褥子抽下来,给伤员换上。转移的路上,他紧紧跟着这幅担架,由于山路崎岖不平,担架不免有些颠簸,他一再提醒大家:“要小心,走慢点!”天已经黑了下来,柯棣华顾不得休息,马上组织医护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安置,并亲自把这位刚来的伤员安排在一个蔽风御寒的山洞里。这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柯棣华要去看望那个伤员。同事们说:“天这么黑,又不安全,再说那边有护士守护,还是等天亮再去吧。”柯棣华说:“还是伤员要紧。”说罢,他爬上山路,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山洞走去。
柯棣华对伤病员体贴入微,捧献出深深的情和爱。一名胸部受伤的伤员,经过他的手术治疗,已伤势好转,但胸部还有时流出脓血,浸污被褥,容易再次感染。在当时的条件下,又不可能天天换洗被褥床单。柯棣华就利用晚上时间和几十名护士一起为这名伤员专门缝制了一条带窟窿的厚棉褥子,垫在身下使他不感到冷,又不会弄脏褥子,伤员十分感动。在抗日前线,柯棣华曾用中文为晋察冀军区《子弟兵报》写过一篇题为“模范护士南丁格尔”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是八路军的医务人员,现在我们要下决心向南丁格尔高尚的步子迈进,特别是因为在我们照顾之下的,是为了民族解放,为了革命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战士。”
柯棣华与伤病员同甘共苦,总是把自己看作普通一兵。由于灾荒和敌人的“扫荡”,晋察冀边区面临极大的困难。柯棣华拒绝了组织上对他的任何照顾,部队穿越敌占区背粮,他也一起去;行军时,他把马让给伤员骑,战士们吃黑豆、野菜,他一同吃。大家看到他因为劳累,越来越瘦弱,有时特地从村子里给他买几个鸡蛋,想给他增加营养,他得知后,坚决制止,原封不动地把鸡蛋退回去。一次,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派人给他送来一些从敌军那里缴获的挂面,他全部送给了伤病员。还有一次,开饭的时候,柯棣华看到自己碗里是大米饭,而大家碗里是小米饭,立刻把炊事员叫了来,原来是炊事员为了照顾他的饮食习惯,为他特意做的。柯棣华很不高兴地说:“我和你们一样,是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不需要任何特殊照顾。”说着,把那碗米饭和大锅里的小米饭掺合到一起,这才和大家一起盛着吃。
柯棣华有火一样的激情,为培养医务人才辛勤耕耘。在战争环境里,八路军队伍中医务人才十分缺乏,为了开展教学工作,培养人才,柯棣华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废寝忘食地编写讲义。当时,不管战斗多么频繁,工作多么紧张,深夜,柯棣华那间小屋橘黄色的灯光下,总是映照出他伏案疾书的身影,传出他操作英文打字机的敲击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柯棣华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针对战争条件下抢救伤员的客观需要编写出了数十万字的教学讲义。
在抗日前线两年多的时间里,柯棣华与抗日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八路军指战员和根据地的老乡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抗日前线的第二个白求恩”。
追求真理 献身事业
来中国之前,柯棣华是印度一名普通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到中国后,他对中国革命逐渐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在延安时,就开始学习外文版的马列著作,并认真刻苦地钻研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毛泽东的著作,阅读中国革命历史书籍和报纸。在前线,为了抓紧学习,他身上总带着一本厚厚的英文字典,往往为了一个词,要反复查字典或询问其他同志,常常是边学、边问、边记,即使在紧张艰苦的反“扫荡”时,他也把几册当时用土纸印刷的有关中国革命的书籍和厚厚的字典带在背包里。
一天深夜,江一真校长路过柯棣华的住所,看到还亮着灯光,就敲门进去,只见在点着一盏小油灯的炕桌上,放着写有密密麻麻小字的笔记本和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江一真关切地说:“可要注意身体呀!”柯棣华回答:“我需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争取读更多政治方面的书,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革命。”
通过认真学习和艰苦环境的磨练,柯棣华亲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经深思熟虑,他正式向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柯棣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942年7月7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在党旗下宣誓:“我决心把我的一切交给中国共产党,我今后的去向由中国共产党决定,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长期艰苦紧张的生活和超负荷的工作,使柯棣华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患了癫痫病,从1942年起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但他多次拒绝党中央安排他回印度或去香港治疗的机会,坚持带病工作。同事们几次发现他发病后四肢摔伤,嘴里流着鲜血。有一次,连垫在齿间的毛巾都咬碎了。
1942年12月8日上午,柯棣华为当地一位老乡实施了手术。下午,他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晚上主持了医院召开的工作会议;回到宿舍,又振作精神,编写《外科总论》的讲义。突然,他的癫痫病再次发作,身子猛地向后一仰,摔倒在地上。3分钟后,他睁开眼睛,发现爱人郭庆兰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推空了的注射器。柯棣华向她伸出了一只手,表示要继续工作,郭庆兰含着眼泪扶住他,把笔递到他的手中,可他又一次摔倒了,昏迷与痉挛折磨着他。领导和同志们相继赶来,对他进行紧急抢救。他苏醒过来,伴随着急促的喘息,艰难地吐出一句话:“谢谢大家,请休息吧,我没什么事。”接着又一次昏迷过去。一切抢救措施无效,9日凌晨6时15分,病魔夺去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
1942年12月23日,延安军民召开追悼柯棣华大会,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为他亲笔题写的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朱德总司令参加追悼会,致悼词并宣读了祭文。同时,亲笔为柯棣华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战斗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向柯棣华大夫的亲属发去了慰问信。信中写道:“柯棣华大夫曾是中印两大民族友爱的象征,是印度人民积极参加反对日本黩武主义和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共同战斗的模范。他的名字将记存于他所服务终生的两大民族之间。”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前进。然而,柯棣华留在中华大地的英雄事迹和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