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库

颈动脉斑块状况——血管健康与否的晴雨表

2019-10-12 17:15:00 作者:高秀兰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通讯员 高秀兰)提起斑块你会联想到什么?心梗、脑梗……这些疾病是不是迅速占据了你的大脑。没错,斑块确实和这些疾病息息相关。

  斑块——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斑块的形成起始于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表面柔软而光滑的细胞层,受到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酗酒、熬夜等的刺激,发生破损而变得凹凸不平整,增大了血液流动时的阻力和摩擦力。在血管不平整的内皮上,大分子的脂肪不断沉积其上,并不断通过内皮层向血管内膜中层聚积,进入内膜中层的脂肪不断刺激吞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增生,并吞噬脂肪颗粒,进而受损死亡,形成像粥一样的脂质化物质,取代了血管内膜中层的正常组织,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血管内膜中层脂质化物质集结成团,并被纤维组织包裹便形成了斑块。当斑块外包裹的纤维组织较薄且其中的脂质化物质未发生坏死及钙化时称为软斑,随着纤维组织的增厚及内容物的钙化,斑块越来越硬即成为硬斑。这时就需要加强警惕,尤其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分叉口,受血流冲击力较大,导致血管狭窄超过50%以上的斑块,如果有诱发因素,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血栓,血管被血栓堵塞,就会导致心梗或脑梗发生。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上升阶段,患者约有2.9亿人,已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管内有没有斑块呢?

  颈动脉——反映血管健康窗口

  颈动脉是反映人体血管健康的窗口,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正确性高。体检查颈动脉超声价值非常大,如果颈动脉出现硬化斑块、管腔变窄等病变,就意味着其他位置的血管也已经发生了同样的病变,患者虽然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其实心梗、脑梗的发生风险一直在默默地升高。这也是诸多医院将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套餐的原因。

  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指出,在三万多例动脉硬化患者中进行调查发现,硬化斑块每导致血管内膜厚度增加一个毫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就增长15%。可见早期干预动脉硬化、抑制斑块形成、缩小斑块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如何干预颈动脉斑块带来的不良影响?

  张运院士指出,通心络胶囊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代表通络中药,目前已在临床运用20多年,每年被数十万名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早在2009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关于通心络稳定斑块的基础研究论文,论文指出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编辑部在评论中评价通心络“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张运院士进行的1212例临床循证研究,则为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提供了确切的临床数据,使这种希望变成了现实。该循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结果,证实在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中,应用通心络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颈动脉是人体血管的窗口,与人体各处的血管、微血管是一个整体,这意味着通心络胶囊不仅能稳定心脑血管及微血管中的斑块,抑制斑块形成,而且能逆转斑块对心脑造成的不良影响。

  张运院士强调,该研究还观测了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服用通心络2年后的心绞痛、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在常规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的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7%,仅服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则高达13.2%,这意味着服用2年通心络可降低将近一半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该研究论文于2019年3月14日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子刊《科学报告》(影响因子4.122)上发表。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血管健康,晴雨表责任编辑: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