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疫情下,您家的亲子关系还好吗?
在这堪称“史上最长”的寒假里,会收到家长这样的一些留言。
具体情况不同,但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是一样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好,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难题。
“要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我们需要先赢得孩子的心。”你愿意和谁谈心,接受谁的建议,通常是尊敬的、信任的、关系好的人。孩子也是一样。
如果他和父母一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尊敬、信任父母,那么父母说的话更加会让他信服,和父母对话时的情绪也更加理智、平和,而不是愤怒、激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3件事:
1.懂得克制。
他们总说“为孩子好”,却没有想过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有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不喜欢钢琴,却强迫孩子上钢琴补习班,责怪孩子“不知好歹,我小时候想学还没这么好的条件”。
父母的爱,不小心就变成了一厢情愿的干涉与控制,孩子很反感,他们渴望独立,然后表现出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抗。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克制那颗包办的心,永远不要在孩子请求帮助前干涉、插手,让孩子充分体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克制对孩子的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喜好、个人想法,给他可以做选择、做决定的自由。
做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舍得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
2.学会信任。
知乎上有人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了?有个高赞回答:“失去信任”。
孩子手机发讯息,就觉得是在早恋;孩子明明说的是实话,却怀疑孩子在撒谎。
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好感,孩子只会变得更加反叛,亲子关系更加冷漠、疏离。
父母给孩子信任,孩子会更有勇气和自信,更加自觉自律,因为他会不自觉地想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份“信任”。
3.注重有效沟通。
大多数父母,平时和孩子的对话中,经常充满了情绪的宣泄、对孩子的压制、情感上的绑架。
比如朝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命令孩子做什么,以及最常用的”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要做到有效沟通,意味着家长应该放下指责、评判、说教,平等、真诚地和孩子对话。亲子关系中,比起道理、对错,情感和感受上的接纳和理解更为重要。
对于孩子不当的行为,第一反应不是朝孩子发脾气、斥责孩子,而是真诚、耐心地和孩子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表示理解。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表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站在大人的立场忽视和否定。然后再从自己的经历中,让孩子能够换位思考,从中懂得。
父母与孩子之间多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增强亲子链接,亲子关系得到良好的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