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江苏)
儿童地垫如今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需品”。但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当孩子在地垫上连滚带爬时,一种具有致癌风险的化学有害物质——甲酰胺,可能正在悄悄侵袭孩子的健康。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让人大吃一惊:记者近期购买了10款儿童地垫,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的团体标准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6款产品甲酰胺超标,超标最多的高达17倍。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毒地垫”无一例外地打着环保名义售卖,多是热销产品。
以环保之名兜售不环保的产品,这是莫大的讽刺,也是莫大的挑衅。
这不是儿童地垫第一次赚足“尖叫”了。2015年以来,央视等多家媒体就多次曝光过地垫之“毒”。每一次曝光,都在促使消费者更真切地领悟成语“如坐针毡”的实义。但令人愤懑的是,多年来,事件报道和民间惊愕“循环播放”,问题却还是那个问题。
过往人皆说缺标准,那好,标准来了——2018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儿童地垫安全团体标准,要求甲酰胺不得超过200毫克/公斤。同一年,深圳市制定实施了《儿童塑胶地垫化学安全技术要求》。不能不说标准方面的空白有所填补,但超标最高达17倍的事实,却是在这些标准制定之后发生的。
破解难题的重点,当然包括标准的制定,更包括标准的落实,特别是监管与问责的跟进。很简单,厂商的自觉是靠不住的。
但人们不断面对的事实是,这类标准普遍缺乏强制性,推进和落实也就必然乏力。都知道控制生产源头是关键,但生产企业又岂会在意一个没有牙齿、非国家标准的“标准”?超标地垫多为EVA材质,反复使用回收料,是企业心照不宣的“秘诀”。但行政监督不能跟进,又没有法则悬在企业和经营者的头顶上,超标生产和不实宣传、忽悠式营销也就不会有压力。
不可否认,消费者对此类超标产品的认知和警惕不足,反而逢迎低价倾销,这是问题产品大举占有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但毫无疑问,有了源头式监管、重棒式惩治,生产和营销变得规范,不合格产品自然很难抢滩上位,消费者还用劳神“望闻问切”吗?
有医学研究表明,甲酰胺被吸入或接触渗透进入人体会损伤血液和神经系统,并有致癌风险。这样的超标产品经过特别的包装后大摇大摆地入市,无疑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埋下了隐患。遏制乱象,刻不容缓!
因而,眼下最重要的,在于由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牵头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第一时间推广落实,成为产销链条一以贯之的铁则。做不到这一条的,必须予以“退市”。
同时,监管部门要对产商包括各大电商平台加强监督,并与包括举报有奖在内的社会监督机制相配合,谁敢染指超标地垫,谁敢铤而走险,必严惩不贷,使之付出沉重代价。不如此,则儿童“毒地垫”将可能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