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一面洁白的铁门被推开,地面上黄色的箭头指向了“污染区”……
一条将近百米长的走廊,将她的世界划分为“污染区”和“洁净区”。
麻利地扎起头发,洗手消毒,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戴内层手套。接着,穿外层隔离服,戴外层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水靴套,穿外层鞋套……
被包裹在厚重防护服里的她,即将进入“污染区”核心地带,拿起“武器”,“缉捕”病毒。
——把病毒“揪”出来
她叫吕虹,1977年出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如今是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一名核酸检测员。
17年前,她曾参加“非典”核酸检测,现在又干起“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担任北京天坛医院核酸检测小组负责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核酸检测员”这个原本“小众”的职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今年5月,人社部将“核酸检测员”列入新增职业,核酸检测员正式成为一种职业。
形象地说,核酸检测员就是最终把病毒“揪”出来的人,凭借一双“火眼金睛”,让病毒无处遁形,就像是在实验室里的“警察”。
核酸检测员还要给标本出“报告”。我们新闻上看到的疫情通报,都离不开核酸检测结果。
近日,记者跟随吕虹进入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见证接收样本到报告发出的全过程。
“来接标本了!”走廊的另一头,一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吕虹和同事一起接过刚刚采集的检测标本,送进PCR实验室。
PCR实验室,即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迅速掌握体内病毒含量。
记者看到,实验室被分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基因扩增区等不同房间,而每一个房间又被分隔为缓冲区和实验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
——手掌的距离,她每天与病毒“交锋”
距离病毒最近不到10厘米,与病毒共处在10平方米左右的封闭空间,高峰时期日均检测量超过1万人份……
“为什么说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不好做?因为不能有一丁点污染。”吕虹说,要有非常强的生物安全意识,各个房间的物品绝对不能共用,包括仪器、衣物,甚至是拖把抹布,都只能在一个房间内使用,否则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最危险的环节,就是提取样本的时候。“我们要亲手去打开样本,距离最近的时候不到10厘米。”
今年6月北京新发地发生疫情,吕虹工作的北京天坛医院,距离新发地步行距离仅3.8公里。
平时日均500多人份检测量,瞬间上升到日均1万多人份,经常出现阳性结果……
“同事们说我是病毒的‘捕快’。”吕虹说,疫情高峰时期,每天要检测1万多份标本,有时会遇到阳性结果。
第一次遇到阳性样本时,吕虹有点“担心”,“同事家孩子很小,不想让同事一起冒险”。
后来,当核酸检测结果出现阳性时,她和同事反而觉得“安心”。“这样,患者就可以及时接受治疗,也避免了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
吕虹坦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承担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任务,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可怕,又不可怕”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是吕虹和同事们的真实感受。
可怕,在于对病毒的未知带来的恐惧;不可怕,源于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日趋理性的认识。
“只要你充分做好防护,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被感染的风险很小。”吕虹解释道,比如,实验室有负压环境和生物安全柜,确保气流不会外溢。
如今,核酸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线核酸检测员,吕虹也感受到了切实的变化。
过去,由于核酸检测的需求量比较稳定,且考取核酸检测相应资质证书的成本较高,专门从事核酸检测的人员比例并不高。
吕虹说,“疫情之前,我们60余人的团队里,具有核酸检测的资质的只有几个人,占比不到1/6。经过疫情,现在有40多人具备了核酸检测资质,占比超过2/3。”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普及,未来,核酸检测员将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储备。(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