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的护肤习惯和观念正在发生改变。5月25日为全国护肤日,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后疫情时代,全国居民科学护肤习惯的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有26.6%的人认为自己的皮肤与疫情前相比存在着变差的情况;部分居民佩戴口罩后可引起面部皮肤、呼吸道及眼部敏感不适,且口罩佩戴时长越长,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越高,其中以面部敏感最为常见,多表现为皮肤瘙痒、泛红。
上述调研在6600多名参与者中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针对长期佩戴口罩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皮肤问题,收集了消费者的反馈。
防疫期间,随着佩戴口罩日趋常态化,人们对“口罩脸”症状及相关皮肤修复问题的探讨也与日俱增。上述接受调查的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毛孔粗大,色素堆积与面部暗沉,爆发痘痘、闭口及粉刺,面部出油,面部干燥,角质层变薄或感觉皮肤屏障受损,皮肤泛红或出现红血丝,皮肤瘙痒、口罩刺激不适等。
调研发现,92.3%受访者佩戴的是普通医用口罩,但使用海绵口罩、棉质口罩等的人也不少。而佩戴时间越长,皮肤出问例如发生粉刺脓胞、红斑水肿、瘙痒刺痛、干燥脱屑等症状的风险越高。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表示,出于皮肤健康的考虑,对于普通公众在安全的环境下可缩短口罩佩戴时间,出汗后要及时擦干皮肤、更换口罩。另外也可以在佩戴口罩前在面部涂一次保湿乳,鼻托或耳戴部位要注意防护。
由于最常用的医用口罩有阻水层,比较憋气,加之天气热,容易出汗,有的人就在医用口罩内再戴一层棉口罩,或者垫一层纸巾,认为加强防护又能吸汗。
“不建议这样的做法。”杨斌指出,首先,口罩的密合性是有效阻挡病毒的关键,多戴一层口罩或垫纸巾都可影响外面医用口罩的密合性,无法有效防护;其次,这样会加大呼吸的阻力,人会本能地加大加深呼吸,既影响机体健康,也同样影响口罩密合性;此外,皮肤本身含有水份,实现屏障功能,棉布、纸巾吸了汗,一直“泡着”皮肤,或者长时间后干了带走皮肤本身水份,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屏障功能,皮肤干燥出油更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