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将“emo”挂在嘴边,时常觉得“我颓废了”“我郁闷了”“我傻了”“我不开心了”……你可知道,坏情绪真的会引起身体不适。心力交瘁,也并不只是一个形容词,心理问题确实有可能引发心脏病。那么,哪些心理状况会引发心脏病,会导致猝死吗?怎样避免心理问题引发的心脏病?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双心医学中心主任刘梅颜就此进行了解读。
“心碎”真的会引发心脏病
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突然失恋了。在随后的两周之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心脏病。像这样因突然遭受情感打击而引发心脏病的年轻人,在安贞医院,每年大概要收治100例左右。
这种“心碎综合征”,医学上也称为应激性心脏损伤。
实际上,心碎引发的心脏病,在临床上很多见。刘梅颜曾参加过一个老年病人的金婚庆典,但在几年之后,夫妇中的一位去世,另一位在随后的48小时内也去世了。“后一位老人是急性心衰。这也是心碎综合征或者是应激心脏病中很重要的一种病例。”刘梅颜说,“一生气一着急心里头就难受,这种情况也要特别小心,可能已经发生了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意味着部分心肌突然停止正常工作,导致心脏泵血不佳,此时血管还不存在堵塞的现象。“但对于这类心肌缺血不可放松警惕,因为它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突然发生心肌梗死。”刘梅颜说,心肌梗死意味着心脏某个供血动脉发生堵塞,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严重情况。
“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还可能带来其他一系列心脏问题,比如突然的心房颤动、心律失常、心衰等等。”例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后,刘梅颜和团队也清楚地看到很多人焦虑和不淡定。具体表现在生物学的指标上,就是血压来回地波动。
“过去一片降压药,现在一片半或者两片都不管用,过去一片管心脏的药,现在来来回回老是心疼。”这也是情绪压力引发的心脏疾病。
为什么压力和情绪会引发心脏问题?刘梅颜解释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七情致病”的理论。书中提到,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于强烈或持续不断,超过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可能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调,最终诱发疾病。
“当人长期处于不安定、烦躁的情绪状态之下,他的内心便难以平静。”刘梅颜解释道,“例如有些老人家,每天待在家里容易东想西想。孩子下班回家前的十分钟就在门口等着,稍晚一些回来,脑袋里就是各种各样的杂乱画面。这种不平静的内心就如同平静的水面起了波澜,心中所有的印象往往是扭曲的,这背后其实意味着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根据近几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心血管病高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大众所熟知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生物学因素,然而心理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在重大事件发生期间、自然灾害到来期间,也确实存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情况。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德国的一个急诊医生团队记录了慕尼黑地区在德国世界杯期间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表明,在德国队比赛当天,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前几年同时间段的2.66倍,事件最常发生的时间是在比赛开始后的2小时。
在当今的快节奏社会中,每个人需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压力,难免会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因此千万不能小看不良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威胁。
“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当人体处于静息状态,心脏的影像核磁显示正常;一旦生气发怒,心肌会出现广泛的缺血,血运和室壁运动的构想发生改变,我们称为应急性的缺血。”刘梅颜介绍道,“它的破坏性在于,直接摧毁了神经和心脏之间的链接。”
心理心脏医学评估可助早预防早治疗
“我会不会得心脏病?会不会猝死?心脏病有什么症状?发作时该怎么办?如何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病发?”当了解负面情绪与心脏病之间的关联,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提出这些问题。
刘梅颜介绍说,目前,对于哪些人容易得心脏病,哪些人容易损伤,哪些人容易发生房颤,是可以从医学上开展评估的。这种评估分生物学指标和心理学指标,合起来就叫“双心”,又叫心理心脏病。
“其实我们可以从心电图上做一个有效的判断,从影像学上也可以做出清晰的判断。”刘梅颜说。
例如,让就诊者做运动平板测试,并对他进行心肌核素检查,即注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静息状态之下心脏是稳定的,那么放射性元素分布是均匀的,但可能一运动,心脏影像就会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这意味着心肌出现了缺血的情况,这样的人活动时就要特别小心,如果连续跑步,就容易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
有的人,精神压力大就会引发心肌缺血,对他们进行监测会发现,动动脑子,连续思考点什么事儿,就会出现心肌缺血。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不怕干活,但不能生气,一生气就生病,而有些人说只要别让我干活,受多大委屈我都受得了。这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生物学抑制是不一样的。”
正因如此,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科学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做科学的处理。基于血液中的多个生物学指标,可以做出系统的判断,建立早期的联系,做出及时的治疗和调整。”
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在很早的阶段发现心脏出现的“小瑕疵”。
刘梅颜在临床中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有一天他来跟我说,刘医生我觉得我要不行了,我一着急就胸痛,之前已经住院4个月了,查不出来问题在哪!”刘梅颜回忆道。对于这个患者,刘梅颜的团队采用了最先进的光学纤维成像技术,将一个探头随着血流进入到心脏,进入到5级血管,看这个患者整个心脏的供血。
在探头下,刘梅颜看到这个患者冠状动脉虽然还完整,但让人很惊奇的是,他的血管内壁已经出现了断裂。“看到这种断裂,我们就知道非常危险,这就是他体内的一个‘定时炸弹’。”刘梅颜解释说,如果这样的断裂形成空腔随着肌肉的裂隙贯穿血管,就会形成血管夹层,如果溃散,就会发生急性的血栓,把血管堵住,这就是急性的心肌梗死。
“这个人非常危险。”刘梅颜说,但由于发现早,处理方法却并不复杂,“我们用小小的带膜支架放进去,把裂隙压平,用点药他就恢复健康,三天之后出院就没事了,到现在都非常好。”
因此,对于心脏疾病,关键的早期判断,能够帮助及早识别,及早治疗。
目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单纯靠血管堵没堵,心电图有没有问题,判断是否是心脏病是非常初级的阶段。”刘梅颜说,“我们希望能够从基本的影像学、组织学指标,进入到分子学,能够在最早期发现生物学损伤的变化,因为只有早期我们才能够赢得时间,才能避免后续血管堵掉,避免后续心衰的发生,或者是避免后续的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避免情绪“地震”是有效的“预防针”
那么,对于这种心理状况引发的心脏问题,是否能有效避免呢?
刘梅颜解释说,对于应激打击的承受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情绪变化引发心脏病。“有些人特别能扛事,他基本的调节神经递质类的物质基础水平很强。有些人特别爱着急,大事小事都爱较劲,较劲的结果就是破坏了神经递质的平衡。所以当应激打击来临的时候,可能一下子就不行了。”
刘梅颜及其团队在长期研究中发现,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的人,如果在同样患心脏病的条件下,他的预后就会好很多。越抑郁、越焦虑、越失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以及患心脏病后的预后不良概率会大很多。
正因如此,如果能从关注压力、关注一个人内在的情绪负荷开始,就可以提早防控这种跟心理应急相关的心肌缺血,或叫作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情况。
“从我们的专业来看,这些应激引发的心脏损伤,在临床上是可以预判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刘梅颜说:“预防心脏急症的第一条就是要避免过多的情绪压力。”
而且,避免这种早发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心脏急症,要从关注真实的压力水平,关注真实的情绪负荷开始。“有人说我可以假装不着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内在的调控系统就正常。当你看上去很淡定很平静,但心里装着事,测血压呼呼往上走,测到的心跳加快,这可能预示着存在内源性心肌缺血的问题。”刘梅颜补充道。
实际上,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避免心理不健康,减少情绪压力对于预防心脏病非常重要,但总的来讲,这在我国仍是短板。
刘梅颜近两年专门做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一个调研,结果发现,我国科学家中,冠心病新发生率在35%以上,高血压的发生率在56%。“哪怕是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也有超过35%的高血压患者。”刘梅颜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说明即便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中,对于从心理到心脏,从睡眠到营养的重要性,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血压以及心理问题带来的一系列损伤,作为一个导火索,会引爆一个人的全身风险,因此,我们更要再早一点注意到心脏病的预警。”刘梅颜说。
“社会和科技发展到现今的程度,经过基因和其他检验指标的测算,一个人如果不得心肌梗死,如果没有肿瘤,其实活到120岁是没什么问题的。那为什么有很多人活不到?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疏忽。”
刘梅颜表示,虽然有些老调重弹,还是希望大家能给予更多的重视。
她建议大家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物学硬指标,尤其是人过了50岁,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不是在2.6以下,要关注自己的血压是不是在130/80以下,要关注自己的空腹血糖是不是在6.0以下。其次,每天30分钟的运动,哪怕身上只是微微地出汗也能起到作用。再者,保证食物色彩丰富,每天每种颜色都有摄入,达到均衡饮食的标准也很重要。
她特别强调,要避免情绪“地震”。避免精神压力带来应激性损伤,最好是刻意地保持内心的平静,从而保护自身的调节系统和神经转运系统。稳定的好情绪、良好的生活态度是心血管病一剂有效的“预防针”。
“最昂贵的不是住房,不是吃食,不是交通,是健康。”刘梅颜说,“一旦人失去健康,只能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是无比痛苦的。人生最珍贵的是健康,对个人如此,对家庭是如此,对我们的国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