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近日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并开始进行疫苗、药物相关研究工作。
据了解,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截至2022年10月19日,全球累计报告了75141例猴痘病例,100多个国家发现猴痘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谭文杰研究员表示,对于猴痘病例,尚无治疗特效药,主要用抗常规病毒药物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感染者要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加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是应对这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黄金法则”。
目前,我国已研发了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比如,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可在3小时内对猴痘病毒和痘病毒做出早期筛查诊断。该技术结合新一代测序方法,不仅可在24小时内鉴别样品是否为猴痘病毒或其他痘病毒(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且可对猴痘病毒的来源与传播链进行分子溯源。
中国疾控中心还制订了《猴痘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储备了猴痘分子检测试剂,并对各省份疾控人员开展了猴痘核酸PCR检测培训。“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因有相似性,可形成交叉免疫。”谭文杰说,在实践中,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预防有效率达到了75%~85%,因此,对于高感染风险人群或疫情输入地区人群,研判风险后可适时依需要进行应急接种。我国长期进行天花疫苗的应急储备,可随时提供上百万支天花疫苗应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