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天冷嗜睡暴食?当心季节性抑郁

2022-11-27 10:24:46 作者:沙莎 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

  小雪的节气已过,寒冷逐渐加强,看着树叶凋零,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事实上,秋冬季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有研究表明,约有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为何秋冬季抑郁症高发?如何正确应对与预防?对于抑郁症大众又有哪些认知误区需警惕?

  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

  2周大部分时间处于如下一种或几种状态:

  ●抑郁心境

  ●兴趣减少或缺失

  ●疲乏无力

  ●愉悦感减退或缺失

  另外还有以下可能伴随的症状,作为是否抑郁的附加判断:

  ●自我评价降低、自责

  ●精神运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言语行动滞后

  ●消极悲观:内心体验及行为

  ●躯体症状(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疼痛、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欲减退、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留心非典型症状

  嗜睡、暴食、体重增加等,竟然是抑郁症在“作怪”?

  临床研究发现,具有季节性发作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与常见抑郁症的症状有所不同,呈现出了一些非典型的特点,需要格外留心。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业内存在多种假说,而季节性抑郁症的发作最常见的假说正是与生物节律相关性较大,而生物节律与皮质醇、褪黑素有关,人体中皮质醇的分泌,可以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褪黑素作为大脑松果体分泌的睡眠激素,则会让人变得困倦、更易入睡。健康的状态,需要皮质醇与褪黑素达到一种平衡。

  进入秋冬季,光照时长减少、强度减弱,进而可能诱发褪黑素分泌紊乱,如分泌较多,人容易萎靡不振、特别困倦,而生物节律的异常正是季节性抑郁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

  季节性抑郁症的发作,容易“找上”哪些人?该病症本质上还是抑郁症,只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最需要警惕发作的人群仍是抑郁症患者群体。

  目前,在网络平台上大家会看到一些筛查或评估抑郁症程度的量表,然而无论是哪种量表均起不到诊断的作用,临床上抑郁症的表现较为复杂,亦存在个体性的差异,因此当疑似抑郁症时需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这些认知误区需警惕

  “我总是情绪不好,肯定是抑郁症……”“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抑郁,就是太脆弱了,精神不够强大……”“只是哺乳期太疲惫了,但是宝宝才是第一位的,感觉再累也得打起精神照顾好宝贝……”

  这些普通的日常对话中,却“藏着”不少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以为情绪总是不好,就罹患了抑郁症,需要看病吃药,其实是泛抑郁症化的表现,抑郁症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需要专业医生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不鲜见,然而这个群体又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些家长并不愿意承认孩子罹患抑郁症而阻拦治疗,反而给孩子带去了更大的伤害。此外,产后抑郁症患者同样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由于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剧烈的波动,导致产妇内分泌、情绪等的变化也较大,产后抑郁症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关爱,然而许多家属以及产妇本身,常常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儿身上,认为大人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常见的认知误区。

  围绕抑郁症的治疗误区同样也不少。不少人将抑郁症与“感冒”相混淆,认为与感冒相似,抑郁症也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实际上,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不存在自愈的,会呈现出慢性化发作,或者在某一段时间症状相对较轻,但经由一个内外诱因就会加重。此外有些患者或家属认为服药后症状变好就可以停药了,这同样是错误的观点。通常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急性期三个月、巩固期三个月,以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期的治疗,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在抑郁症高发的秋冬季节,如何更好地调养身心?减少情绪易感性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包括规律饮食、规律睡眠等规律的生活;均衡的膳食营养,做好荤素与粗细搭配;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不少研究发现慢性躯体性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的风险非常高,因此管理好慢性疾病很重要;此外还需要远离烟酒尤其是酒精,过量饮酒易造成情绪的失控;适量的运动,积极参与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以及交际舞、广场舞等团体类的活动;另外对于季节性抑郁而言,尽可能地多晒太阳,增加光照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关键词:抑郁症,症状,患者,秋冬季,褪黑素责任编辑: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