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

心血管病防治,构建一张精细网

2022-12-07 09:28:10 作者:王潇雨 来源: 健康报
分享:

  “预防心血管病,饭要吃八成饱,少吃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张先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文字后还附有一个链接,点击打开就是相关的科普漫画。与张先生不同,崔女士收到的内容是:白天适量运动(慢跑、做瑜伽等)有助睡眠,时长60分钟左右,但要避免睡前运动,以免大脑过度兴奋……这些根据个人情况精准推送的健康提醒信息,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组的最新探索。

  12月1日,该项目组最新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精准防控决策提供参考。

  已覆盖31个省份285个地级市

  “心血管病防治的主战场应当从医院转向社区,这需要构建覆盖全国的基层防治网络,探索人群风险综合干预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项目负责人胡盛寿说。从2014年起,国家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设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级负责,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胡盛寿介绍,这项全国性的公益服务项目,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控网络。项目办与各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部门协作,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风险筛查。对被筛查出的高危对象开展长期随访,同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项目执行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医学处副处长李希介绍,目前该项目已覆盖31个省份285个地级市,筛查社区居民超过481万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123万人,并完成风险监测干预随访332万人次,长期随访近1600万人年。

  “这是全球最大的前瞻性社区人群队列和心血管病高危对象队列。”李希表示,项目了解了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和防控现状,研发并评价心血管病人群风险筛查与社区综合干预的适宜技术,探索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最初,是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入手的。”李希介绍,2017年,项目研究人员通过队列提供的数据,分析170万名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重点关注地区间和人群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教育水平低、收入低人群以及年轻男性的血压管理情况更差,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研究人员在项目覆盖地区的336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对2万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收集过去一年的药房存储记录和门诊处方等10大类原始文件,分析基层降压药物配备、价格和使用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人员还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经费投入和医保政策等更深层次,系统分析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项目组提出专题政策建议报告,包括: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在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促进基层临床诊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分工协同和服务连贯性;建立鼓励高质量高价值服务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首次提出六大“危险因素集群”

  “项目汇聚了全国2500余个项目承担单位共3万多名卫生工作者数年的心血。”李希说,“每一例调查、每一次随访的数据都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数据量不断累积,项目的分析重心也转向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心血管病风险差异及原因。

  2020年12月,项目研究人员分析了2015—2019年31个省份98万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结果揭示:10.3%的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同时更精细地呈现了人群心血管病风险的地理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华北、东北最高,且不同区县之间高危对象的比例相差8倍之多。“仅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了解各地最关键的危险因素是什么。”李希介绍,项目在全球首次提出“危险因素集群”的概念,将心血管病12个主要危险因素整合为“肥胖因子”“血压因子”“主食因子”“副食因子”“吸烟饮酒因子”及“代谢及体力活动因子”六大集群。

  通过分析队列数据发现,东北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副食因子”,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华北地区的主要问题是“肥胖因子”和“血压因子”;华南地区尽管人群风险较低,但“主食因子”相关风险排在全国前列,体现在全谷物和豆类摄入不足,而且血糖、血脂异常以及体力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研究还发现,这些危险因素集群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年均气温)和社会发展(人均GDP)密切相关。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人均GDP越低的地方,吸烟饮酒的比例越高;在农村,越是人均GDP高的地方,吸烟饮酒的比例越高。除了地区间的不同,人群间的差异也不能忽视。我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过程,这带来了人群风险的巨大转变和防控的严峻挑战。

  对此,2021年,该项目在全球首次聚焦城市地区的老城区本地居民、新城区本地居民、在城市之间迁移的流动人群,以及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生活的人群4类人群,利用31个省份96个地级市的超过100万名社区居民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数据,从健康生活方式,心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药物使用,高血压管理的公共卫生和临床诊疗效果,及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特征和防控现状是不一样的。如,一些农村地区会发展成新城区,而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群,他们在生活方式和医疗服务方面面对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更大的。”李希说,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各类城市亚人群的健康脆弱性差异和对相关卫生服务的需求特征,为提高城市人群心血管病防控水平提供了政策参考。

  为风险人群随访寻找更优解

  项目给居民也带来了获益。“相当于每年做一次心血管深度体检,还不用排队。”项目组成员、浙江医院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徐小玲说。针对被筛查出的高危对象,筛查团队会在3个月后对高危对象进行短期随访,一年后长期随访,并提供用药建议和健康指导等。

  2015年,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的刘女士参加高危筛查项目。由于“三高”在身,颈部血管有斑块,在随访医生的建议下,她每天吃4种药进行“三高共管”。6年中,项目组每年随访,村医也会时不时给刘女士发来建议。现在,刘女士身子骨硬朗,还担起给家人餐饮“减盐”的责任。

  项目组还研发健康管理工具,并进行试点。“这是一套面向心血管病高危对象开发的智能信息辅助工具,目标是帮助他们按照自身情况进行健康管理。”李希介绍,研究人员会根据既往大规模人群队列中收集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数据,分析出每位干预对象的危险因素综合特征;干预对象则在村医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提升目标,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标,戒烟、限制饮酒、规律运动,以及低盐低热量健康饮食等。

  干预对象通过项目提供的智能手环,记录并上传运动、心率等数据;村医可以实时了解干预对象的状况,随访时更新健康管理目标。为了强化健康教育,项目研究人员整理编制健康教育信息库,内容分为运动类、饮食类、戒烟类、适量饮酒类、睡眠类、药物依从类等。在研究人员的推荐下,村医会选择其中适宜的内容,采用短信的形式推送给不同的干预对象。每条信息会附上网页链接,呈现更多图片和视频内容。

  “为高危人群提供生活方式建议和临床诊疗指导,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双管齐下,让人群‘三高’控制率提高3倍,就有望使心梗、脑卒中风险降低10%。”李希表示。

关键词:心血管病,基层,危险,因子,防治责任编辑:陈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