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健康频道

夏秋季乙脑高发 灭蚊防蚊、人群免疫很关键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陆辉 2014-06-26 07:49: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石家庄6月25日讯(通讯员 陆辉)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三带喙库蚊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致死或残留后遗症。

  乙脑的流行特征:猪是重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及吸血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10岁以下儿童发病高;近年来,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一般在7-9三个月,南方稍早、北方稍迟。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主要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黄昏时在户外活动、居住地附近有河流和密集树林、家里或邻居养猪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石家庄市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两年石家庄市乙脑发病强度呈现升高态势。因此提醒市民,夏季高温高湿,应积极预防乙脑,降低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防蚊、人群免疫接种。

  1、灭蚊防蚊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人间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应使用蚊帐、搽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不提倡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进入林区的时候要穿一些能起到保护作用的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2、人群免疫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初免2针,间隔约4周,1年后加强,皮下注射后可有局部肿痛及淋巴结肿大,偶可发生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预防接种后通常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2~3周获得免疫力,一般能维持4~6个月,故预防注射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

  3、流行期应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必要时对高危地区采用超低容量大面积喷洒马拉硫磷方法,短期内可控制成虫,对预防乙脑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乙脑,发病,预防,蚊虫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刘昆鹏
关闭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