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如何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
2003年,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是34%,2013年已降到6.7%。数字大幅下降让人欣喜,但也藏着隐忧—— 如何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 与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的经性传播、血液传播等感染途径不一样,那些从小就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们,很多都是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这病毒还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这是一群最不该被忽视的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对自己的被感染无能为力,他们将在成长中背负着远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要消灭艾滋病,不能忘了这些孩子。然而,如何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力争率先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的目标呢? 母婴阻断技术大大降低感染率 “母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要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必须从源头上做好预防。”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强调,如果育龄妇女已感染艾滋病,要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防止其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吴尊友介绍,母婴阻断措施目前可分两种:若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已有孩子的,应建议他们终止妊娠,尽量别把孩子生下来;若没有孩子的,则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孩子出生时感染艾滋病的概率。 “因此,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孕产妇是否已感染艾滋病。”吴尊友说,孕产妇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或自我检测。据了解,云南等地的医药部门已开始向公众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孕产妇可以索取或购买。 事实上,早在2003年,我国便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对孕产妇做艾滋病的筛查和保健。这个由国家财政支持的项目最初在8个县试点,今年已扩大到1638个县,筛查了1500多万名孕产妇。 结果证明,这种对孕产妇的早检测和早干预,确实使无数孩子避免了感染艾滋病:2003年,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是34%;2013年,这个比例已降到6.7%。 农村地区是下一个主战场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大幅下降让人欣喜和鼓舞,但这个数字却藏着隐忧。 “城市地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不到1%,农村地区任重而道远。”吴尊友说,山区、边疆和少数民族等农村边远地区,仍有很多艾滋病新生儿。这些地方的孕产妇保健工作开展得不太好,很难及时发现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并采取母婴阻断措施,新生儿的艾滋病感染率仍较高。 要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农村地区是下一个主战场。吴尊友透露,下一步,我国将在扩大项目覆盖率的同时,重点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孕产妇保健的落实力度。“目前正在制订具体的计划。”他说。
|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疫苗,感染艾滋病,孩子出生,关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