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芳代表:京津冀区域协作,留住“APEC蓝”
本报记者 付薇 文/图 “北京APEC会议期间,朋友圈里到处都是‘APEC蓝’这个热词。我建议推动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为我们的生活留住‘APEC蓝’。”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邯郸市委秘书长杨玉芳说。 APEC蓝:表达民众希望和信心 去年11月中旬北京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河北等周边省市区采取一系列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使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APEC会议期间蓝蓝的天空,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称其为“APEC蓝”,表达着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希望和信心。 杨玉芳代表说,“APEC蓝”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京及周边6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联动举措。为了保障北京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河北省采取了限产、限行等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杨玉芳代表了解到,去年11月1日至11日,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到30%,全省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6天,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天。“这让人们看到,治霾可以不靠风了,非常大地提振了整个社会的治霾信心。”杨玉芳代表说。 治污: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杨玉芳代表建议,应尽快推动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最高协商和决策机构,“治理大气污染并不是小范围的区域联动就可以实现,需要大范围的区域协作。” 杨玉芳代表说,从地域层面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搭建区域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区域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响应机制,在区域空气重污染时积极会商,采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联合执法行动,统一执法尺度。从地区层面上,各级部门需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分区域、分行业合力推进,在市、县、乡、村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环境管理体系,形成“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考核:确立政绩考核绿色导向 杨玉芳代表建议,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硬指标,确立政府绩效考核的绿色导向。“治理大气污染、留住‘APEC蓝’是公共事务,但许多时候对治理效果的好与坏缺乏真实考核。治霾任务是艰巨的,也是持续性的,应该有刚性制度来作保障。只有把治霾纳入政绩考核,政府部门才能真正成为治霾的责任主体,担负起治霾的责任。” 成本:引入市场化调节机制 治霾意味着很大的投入。在治污成本方面,杨玉芳代表建议,引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治污成本分担机制。杨玉芳代表说,“APEC蓝”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个人的路权、企业的生产权以及民众的一些生活习惯都受到了影响,显然单纯靠行政命令无法让这种共同努力系统化、长期化,因此有必要引入市场调节,就像企业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有政府补贴一样,对于个体或单位的减排行为,也应该通过价格杠杆进行引导。” |
关键词:联动举措,代表,建议,京津冀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