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安办督查湖北春节食品安全工作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右二)带队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督查组在湖北省武汉市中百仓储沙湖店进行现场督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中国经济网武汉2月11日讯(记者 刘潇潇)春节历来是食品生产经营的高峰期,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高危期。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带队,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负责人组成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督查组,对湖北省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实地督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为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湖北省针对节日食品消费特点进行专项监督抽验,加强对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巡查监管工作,强化在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抽检监测,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管理,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本次国务院食安办的督查工作覆盖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等从“种子”到“桌子”的各项环节。督查小组深入武汉市、武汉市江夏区、黄冈市团风县等市区县,通过督查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17家单位,检查了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并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交流,听取了意见和建议。 在实地检查中,督查组发现部分企业在生产、流通、餐饮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跟随督查小组走访黄冈市黄州区的龙王山集贸市场时,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熟肉摊的摊主在销售肉制品时并未按要求配戴口罩,熟食间内,摊主坐在摆放凉菜的台后看报纸,也没有配戴口罩和手套,用过的废弃餐盒随处可见。市场一角设置了“农产品检测抽样室”,室内摆放了生鲜蔬菜检测设备,试纸、试剂等一应俱全,但面对督查组有哪些具体检测项目、能检测出几种农药残留等问题时,商务部门驻市场的检验人员却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此外,督查组还发现,个别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有资质证照过期情况,包装材料(空白蒸煮包装袋)没有检验蒸发残渣和重金属项目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指标,采购原料与原料供应商的经营许可项目不符,没有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对部分促销酸奶进行冷藏销售等。对于以上问题,督查组已向地方和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 与此同时,在实地考察中,督查组也对部分地区和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上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例如,武汉市将小餐饮、小作坊监管工作纳入了2014年承诺整改的“十个突出问题”和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至2014年底,武汉市规范和设立小餐饮便民服务区70个,推进150家食品生产小作坊提档升级。据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湖北省或将尽快出台小餐饮店、小作坊、小熟食店、小摊贩等“四小”的相关规定。 中百仓储江夏店设立了“生鲜食品追溯查询终端机”。图为超市工作人员在机器上扫描豆制品,查看商品相关信息。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潇潇/摄 在中百仓储江夏店考察时,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超市设立了“生鲜食品追溯查询终端机”。据店长吴女士介绍,市民在购买卤制品、豆制品、面点等商品时,只需下载软件并在机器上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商品的供货商、食品配料及添加剂、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共有115家超市卖场推行了二维码追溯系统,保障了消费者知情权,并扩大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覆盖面。 “节日期间是食品生产、消费的高峰期,也是食品安全事件集中、易发的时段,我们需要对一方百姓负责。”本次督查组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指出,在保障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中,各级部门应举一反三,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加高度重视、更加增强责任、更加措施严密、更加落实有效,确保春节期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针对督查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湖北省副省长梁惠玲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把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关、严查假冒伪劣商品、严打违法经营、严肃问责追责四个方面加强整改,形成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 |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食源性疾病,食品消费,督查组,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