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燃放有度
王庆丽 “年轻人,少放鞭炮!让我的老伴早点回家过年!谢谢体谅!”近日,一张环卫工人手捧心愿卡的图片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发,引发社会对于春节期间应如何燃放烟花爆竹的关注。 轰鸣的鞭炮声回响耳边,璀璨的烟火点亮夜空,这是国人最为典型的一种春节记忆。时至今日,虽然各地对于燃放的时间和区域下达了不同程度的禁令,但这仍然是大家在春节期间最为期盼的一项娱乐活动。 作为80后,笔者至今还清晰记得童年春节时因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欢笑。那时,几支极小的烟花,就能让孩子们收获巨大的快乐。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燃放被演化为一场失度的集体狂欢,仿佛只有动辄成百上千元的花费,以及花样翻新的各式巨型礼花,才能营造出年节的味道。 烟花爆竹的大量燃放,不仅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还加重了环卫工人的作业负担。据了解,马年除夕夜当晚,杭州主城区环卫工人清扫的烟花爆竹垃圾达113吨,由此凝聚的大量烟尘也加重了城市雾霾。今年,杭州主城区的1.2万名环卫工,有九成跟往年一样无法回家过年,需要负责清扫春节期间主城区的道路及公共厕所。 如果说,在以往物质条件和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的年代,燃放烟花爆竹是大家在节庆时不多的庆祝方式之一,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已拥有更多低碳、环保的选择。例如,春节期间在家中挂一串声光效果俱佳的电子鞭炮,或约亲朋好友一同旅行或聚会,都不失为新鲜而有趣的过年方式。 就在这两天,宁波的数十个社区发出了“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鞭炮”的倡议,得到居民的一致响应。 谁说春节时的年味儿一定要用烟花爆竹来表示?其实,它早已存在于每位游子切切归家的脚步里,存在于父母精心准备的年货和年夜饭里,存在于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欢声笑语里。 |
关键词:燃放烟花爆竹,环卫工人,80后,低碳,声光效果,雾霾,节庆,电子鞭 |
责任编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