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改中问题的几点刍议
url:http://e.myrb.net/shtml/myrb/20150327/204269.shtml,id:0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问题 从小学低年级段起就应该开设科学课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能和情意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身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低年级的科学课程正是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儿童去感受、接触和了解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去解答心里的无数个为什么,并在与身边的人和物的互动中长智慧炼意志,学会探究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学会研究和解决身边出现的问题,学会从现实和实践出发去展开自己的想象。错过了这一时机,儿童将因好奇心不能得到满足而变得麻木,其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将大受压抑,这对他一生的素质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展,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一方面,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即使是幼儿阶段的儿童也已具备了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儿童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前已经形成了不少关于自然或科学问题的观念,儿童的这些观念是朴素的、模糊的,与科学的观念不完全一致甚至可能相矛盾。但就儿童本身而言,这些观念是合情合理的,因而具有持久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即便在接触到课堂上讲授的科学概念之后,儿童原有的观念也可能仍然保持不变,甚至形成另外一种有悖于科学思维逻辑的“迷思概念”。必须及早地澄清、修正这些与科学相关而又不吻合的朴素观念,否则将会对科学的学习以至整个人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课程目标的平衡性问题 在科学课程的内部,如何处理“内容”和“过程”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即如何摆正“学”科学(1earningscience)和“做”科学(doingscience)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课程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过程”和“内容”的关系?这个问题在20世纪50~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科学课程改革中就引起过激烈的争论。持“过程中心”观点者认为,发展心智技能和科学态度是最为重要的。这些技能,通常又称为“过程技能”(processskills),包括观察、假设、预测、调查、解释和得出结论等等。态度主要指儿童乐于探究和讲求证据的积极情感,如好奇心、尊重证据、乐于接受新思想和反省批判精神等。 无论是从教育研究还是从哲学研究的角度看,过程中心和内容中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关于“儿童的科学”的研究表明,“另有概念”并不是儿童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由于儿童有限的经验和不成熟的科学思维方法所造成的,例如,凭感觉而不是逻辑进行判断,采用不成熟的推理方式(只考虑一种情况下的结果),有选择地使用证据(忽略与直觉不一致的证据),等等。换句话说,过程技能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儿童对科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作为一项力图突破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将其置于课程目标的首要地位,而且贯穿了整个课程标准体系,就是试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过分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但是,课程标准基本上只从一个侧面来论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强调科学探究对转变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养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作用,而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与科学原理知识的掌握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提及。同时,课程标准还将“科学知识”置于三维目标的最后一维。这样的做法势必会造成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误解,即新课程重“过程”而轻“内容”,从而带来实践上的偏差。应该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进行重新审视,摆正“内容”与“过程”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新一代。 三、课程实施的横向联系问题 从课程发展史来看,提倡宽泛而非狭隘的科学教育,注重在整体学校课程经验背景下进行科学教学,一直是各国小学科学课程所关注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对小学阶段来说,丰富的生动具体的自然知识也是儿童们学习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所必需的客观现实基础”。 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这一特点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即便是在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目前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来看,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都注意到选择与科学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语文课中的“综合性学习”强调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涉及人体生理知识等等。然而,这些选择和安排是自发的和零碎的,缺乏通盘的考虑和整合,相互叠合,效能欠佳。强调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设计,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目前拥挤的课程安排,而且可以激活其他学科的学习,为它们提供最生动的学习素材。例如,围绕“植物的生长”这一主题进行多学科领域教学,不仅可以使儿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其观察和比较的科学思维技能,而且可以使儿童在语言(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特点等)、数学(测量和数据整理能力: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生长趋势等)、绘画(以图画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环境意识(绿化校园、美化生活)等方面得到发展,丰富儿童的整体学习经验。(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余国文) |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改,过程,科学教学,内容,科学课程,科学思维,科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