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4000家电商仅1%赢利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记者 韩肖)昨日,《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在京发布。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农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图书、服装、3C之后的新热点。据统计,我国涉农交易类电商接近4000家,但受困市场无序竞争、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只有1%的电商能达到盈利状态。 该报告显示,以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为例,2010年至今,销售额从3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速为112.15%。而淘宝网生鲜电商方面,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高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14年将达到260亿。 在电商数量上,据统计,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市场格局,阿里、京东组成的“两超”占据了主要份额,而一些新兴农产品电商也在近年来获得注资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洪涛指出,电商网站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报告统计,目前国内涉农交易类电商中只有1%能够盈利,7%有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 对此,国家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市场流通处处长张国表示,很多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还不充分。“如果每家农户都做电商,会造成第一天卖完货,第二天没货卖的情况,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他建议,集约化发展农产品电商,树立品牌意识,探索农产品电商赢利模式。 此外,物流作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仍然存在。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聂林海表示,中国一直以来都存在物流成本高企的问题。他指出,物流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目前约有物流企业70万家,相关配送车辆170万辆,公路上的货车40%处于空驶,小物流企业过多,行业发展过于分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物流。 |
关键词:电商,赢利模式,涉农,物流成本,发展报告,物流企业,小众,北京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