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接种疫苗家长需要做什么
今天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个别地区接种信心、接种率下降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的儿童预防接种取得了显著的健康效益,但目前面临着家长接种信心下降,个别地区接种率下降、传染病反弹的现象。 我国计划免疫目前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有14种,可以预防15种病种。实行计划免疫后,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这些疾病都控制在较低水平等。目前,公众对疫苗预防接种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一些地方出现对接种安全自信心下降,家长拒绝接种的现象,在一些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某些传染病出现了反弹。 我国已构成一套疫苗监管体系 针对大家关注的安全性问题,专家表示,我国已构成了一整套从疫苗研制、生产到流通、使用的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而且经世卫组织专家评估,我国的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达到或超过世卫组织按照国际标准运作的全部标准。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40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0种疫苗,有效预防34种传染病,基本涵盖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上市的疫苗品种,国产疫苗占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完全能够满足预防接种的需求。 将引入第三方调查流动儿童接种率 而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儿童和北京市户籍儿童一样享受到及时预防接种的权利,今年北京将首次尝试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流动人口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 冯女士的丈夫在北京工作,今年春节后,冯女士带着八个月大的孩子从河北邢台来到北京居住。孩子小,几乎每个月都有预防针要打,一开始冯女士还有点担心,后来才知道,河北发的预防接种证在北京也可以用。 冯女士的孩子接种一次之后,免疫接种情况就会被输入到与北京免疫预防门诊联网的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资料库。 据了解,各省市的儿童免疫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略有不同,为避免流动人口儿童因漏种疫苗导致容易感染传染病,北京连续16年在学龄前流动儿童中开展强化查漏补种工作。 目前,北京市每年预防接种的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然而,由于北京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流动人口儿童补种覆盖率到底如何?北京疾控中心表示正在引入相对客观的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数据支持。 专家解释:接种疫苗那些事 宝宝一出生就面临着几十种传染疾病的威胁,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许多父母不免有疑问:接种疫苗是不是就不会得病了?接种疫苗后的异常反应怎么处理?自费的疫苗要不要接种? 宝宝接种过疫苗是不是就不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专家表示,接种疫苗以后,得传染病概率要比原来小得多。就像麻疹疫苗,我们人人都接种,但是也会有极少数的人还会发麻疹,但是概率非常小。 宝宝接种后的反应哪些是正常的?哪些需要去医院? 专家表示,局部经常会有红肿,有时会发硬,小孩会感觉到疼痛,这是最常见的反应,另外还有一些个别小孩会发烧,发烧通常会在6到24小时之内,发烧的温度通常会在38.5℃以下,这些反应都是正常。如果出现腹泻严重,稀便水状多次,一定要马上上医院;还有发烧超过38.5℃,而且24小时以后不退烧,这种情况也要上医院;另外如果出现大面积皮肤红疹也要上医院。 自费的2类疫苗要不要给宝宝打? 专家表示,国家虽然没有免费,但是其实也很重要,比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如果打了疫苗,宝宝得肺炎和相关的感染机会就会减少。另外,流感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老年人也是需要注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也特别容易感染疾病。 接种小贴士家长需要做什么 接种疫苗是自愿的,但是同时接种疫苗也是家长的责任。如何安全、有效的给自己的宝宝接种疫苗,父母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 在为宝宝接种疫苗前,家长要认真了解,知晓疫苗种类、接种次数及接种时间。关键问题是要把孩子的基本健康状况,尤其是当前健康情况如实告诉医护人员。 极个别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内可能会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每个接种点都贮备有抢救药物,及时救治才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不要急于离开接种点,应该留观30分钟后再离开。 有四类情况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包括免疫异常;患有急性疾病或者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严重慢性疾病的发作期;正患有或曾患过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和进行性脑病等的儿童;对疫苗的成分过敏,如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则不宜接种麻疹、麻风腮、流感等疫苗。此外,接种之前正好赶上轻微的发烧、感冒,体温超过37.0℃,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牛皮癣、湿疹、皮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等儿童应推迟接种疫苗。而宝宝大便比平时增多,或出现腹泻时,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传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