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头号肿瘤”的防治迷宫
周孙全摄 最新癌情数据显示,肺癌是我国目前的“头号肿瘤”,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居所有肿瘤之首。有预测认为,照此趋势发展,我国将来可能会成为肺癌第一大国。 肺癌癌情汹涌,相关的防治也疑问重重。不吸烟为什么也会得肺癌?体检发现结节到底要不要一刀切?那么多治疗方法该怎么选? 近日记者专访了胸科医院院长陈海泉教授,请他带大家走出这些防治迷宫。 陈海泉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及国际关系部委员、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委、上海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委。 不吸烟女性为什么也得肺癌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肺癌就等于“吸烟癌”。吸烟确实是引发肺癌的确切原因,但两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吸烟的女性也被肺癌悄悄缠上,且由于疏于检查,往往等到出现咳血、胸闷、胸痛等症状时才去就医,这时病情通常已经发展至中晚期了。 陈海泉教授说,我国女性肺癌患者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绝大多数是肺腺癌,且不吸烟。 不吸烟怎么也会得肺癌?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而大部分则是因为基因突变。而被动吸烟、厨房油烟、汽车尾气等则可能是女性患上肺癌的诱因。 陈海泉建议,5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有长期吸烟史,吸烟指数在400年支以上(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吸二手烟超过20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的人,最好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的最佳方法。 查出小结节要不要马上开刀 “医生,我肺部有小结节,麻烦您帮我手术切除吧,以免留有后患。”这是陈海泉在门诊中经常听到病人说的话。 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微小的结节在体检中被发现。于是,结节成为了心结。 对此,陈海泉的观点是,面对小结节一定要冷静,不能一刀切。 目前低剂量螺旋CT可以发现最小3到4毫米的小结节,此时,一般无法分辨出良恶性,按照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可以定期严密随访,不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结节的直径在5毫米到1厘米,则需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高危因素做出充分评估,并给予进一步的个体化处理。对于高度可疑的,可通过随访复查、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微创手术活检等明确结节的良恶。 治疗肺癌到底用何种方法 肺癌的发病率虽然在逐渐攀升,但可喜的是人们对肺癌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治疗方法在不断更新。 现在能够用来对付肿瘤的“武器”很多,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综合治疗”的策略也应运而生。 但要想真正运用好这些抗癌武器,前提是要摸清肿瘤的分期与分型,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众所周知,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过去,医生治疗肺癌时主要按照病理报告把肺癌分为这两大类来对待,如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医生对肺癌的本质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按照不同的基因类型,肺癌可以被分为几十种,每一种都各有特点。可以说,肺癌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疾病。 所以,要想有效治疗肺癌,必须因人而异,量体裁衣,靠几张片子来决定治疗方案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预防肺癌有没有方法 陈海泉认为,远离肺癌要从年轻时开始,现在的办公室白领大多缺乏运动。其实一定量的呼吸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对肺部健康以及提高全身免疫力都大有好处。 此外,还是要强调戒烟,戒烟是远离肺癌最重要的方法。但也有人不解,“身边有人戒烟了,还是得了肺癌,这是为什么?”陈海泉给出的回答很简单:戒烟可以立刻降低患癌风险,但戒烟后的效果也有延迟性,一般吸烟高峰比癌症高峰要延迟10年,戒烟效果无法一蹴而就。 医者故事 好医生不能满足于做开刀匠 从医30年,陈海泉在言谈间既流露出外科医生的敏锐,也有医学大家的沉静儒雅。 从原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他曾就职于多家医院,也曾到美国学习,他说每一段历程都是一份磨砺和积累,他很感恩,感恩机遇,也感恩病人。 为了战胜肿瘤,他曾带领他的团队一年完成3000多例胸部肿瘤手术,经他之手治疗的肺癌、食管癌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然而陈海泉并不满足于埋头开刀,他说人与肺癌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指望以一场手术来终结战争并不容易。一方面,众多肺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另一方面,体内“坏基因”也是导致肿瘤发生的“罪魁祸首”。 为了找出繁多的、未知的致癌基因,为患者提供真正个体化的治疗,他和他的团队经过潜心研究,勾画出了一份非吸烟肺癌患者的“上海基因图谱”,这份图谱入选了201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十大进展”。“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致癌基因没有被明确找到,这个过程有点像切蛋糕,我们会一块一块仔细切。” 拿了近30年手术刀的陈海泉常说,科研与手术同样重要,一个好医生绝不能埋头做开刀匠人。 担任胸科医院院长后,他的视野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又上升到了医院的综合管理,如何带领全院医生为病人多看病、看好病,是他思考最多的事。-记者陈俊珺 原标题:走出“头号肿瘤”的防治迷宫 稿源:中新网 |
关键词:吸烟指数,呼吸锻炼,肿瘤发生,致癌基因,迷宫,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