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为患儿架起健康屏风
牟青慧正在为患儿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本报记者赵晓东实习生金元升通讯员窦士俊 “勤勉治学,严谨从医,发扬中医特色”是济南市儿童医院中医科的宗旨,作为一个中医特色的传统科室,拥有多名中医专家,并具备深厚的中医专业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各种小儿常见病及许多疑难病都有较深的造诣。多年来,坚持“注重临床、科研兴院”,大力倡导“治未病”的理念,针对众多疑难疾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倡导对患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把预防提到与治疗并重的角度。“我们在治疗上非常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同时也强调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并配合小儿直肠给药、经皮给药、穴位贴敷等疗法应用与临床治疗,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济南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牟青慧表示,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入伏以来,科室积极开展“冬病夏治”治疗项目,针对不同病情,为儿童贴三伏贴,疗效显著,受到患儿及家长的一致称赞。 穴位贴敷“简便廉验”获认可 “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一般会有明显的季节性,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中医讲,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在冬天治疗效果并不好。”牟青慧强调,盛夏时节,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这时体内的寒邪、痰湿,最易被赶出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可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据牟青慧介绍,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之前有一位三岁左右的患儿,反复感冒后诱发哮喘发作,大量打针吃药就是治不了根,后来我们为他进行穴位贴敷,2个夏季后感冒次数明显减少,现在已有一年多哮喘未发作。”牟青慧说,积极开展“冬病夏治”贴敷疗法对防治婴幼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效果显著,该疗法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和“治病求本”的理论,采用温热辛散的中药贴于相应的体表穴位刺激穴位,发挥经络调整作用,同时借助三伏之盛阳,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行气,祛散伏痰的作用,达到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并减轻哮喘发作程度的效果。 多年来,济南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广泛应用的穴位贴敷,是目前较受关注的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具有不打针不吃药简便价廉之特点,一方面小儿皮肤薄嫩皮肤给药较易吸收毫无痛苦,另一方面药物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效可谓事半功倍的方法。可治疗厌食、遗尿、腹泻、肺炎、支气管炎、多汗、流涎、便秘、发热等小儿疾病,深受广大家长及患儿的青睐。 标本兼治突出传统中医特色 “小儿疾病中以外感疾病为多,而外感疾病中病毒感染者占很大比例,由于目前抗生素及激素应用甚至滥用及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具有良好的退热、抗炎、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在治疗外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牟青慧强调,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及每个患儿体质分别采用祛邪与扶正之法,可在短时间内消除症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而小儿脾胃娇弱,且饮食不知自节,寒凉不能自调,故脾胃疾病每每多见。如厌食症、小儿胃炎、胃溃疡、腹泻等在门诊中占很大比例。”牟青慧介绍说。孩子得了厌食症,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食量下降,多见于1~6岁的孩子,由于长期厌食症可造成患儿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影响小儿的健康发育,并可造成患儿的免疫力低下,而易罹患其它疾病。 “因此,小儿厌食症已引起患儿家长和我们的重视。科室根据小儿的生长特点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注重调理脾胃,健脾和胃,运消脾食,运用中药治疗小儿各种厌食,既有止泻迅速之效,又有增强患儿免疫力之能,中药治疗胃炎,止痛消胀疗效快,又可迅速促进食欲恢复,消除胃部炎症。”牟青慧表示,中医科厌食诊疗门诊自成立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为原则,针对患儿厌食的具体原因及症状结合不同年龄生理特点,开展以中药内服和经皮给药为主,辅以针对性西药治疗,并结合小儿按摩与理疗的多手段,全方位的治疗措施,对小年龄段的患儿采用外治法包括中药贴敷与保健推拿等治疗方法,克服小儿打针疼、服药难的痛苦,安全舒适,且起效快,疗效突出。 发挥优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 |
关键词:患儿,冬病夏治,小儿疾病,脾为后天之本,小儿厌食症,反复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