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药要小心,防止耳聋
琪琪是个4岁的小女孩,乌黑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像是会说话一样,然而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却真的不会说话,让每个人都觉着可惜,也让妈妈后悔不已。1岁那年发高烧,妈妈给她喂庆大霉素,刚咿呀学语的齐齐不久就沉默了,各大医院“药物性耳聋”的诊断书宣布了琪琪进入了一个无声世界。 许多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斩荆除棘治疗疾病,一面却是悄无声息地破坏人的听觉。所以虽然随着医疗、经济的发展,药品短缺的现象消失,但随着药物的滥用不断增多,药物性耳聋的比例也在上升,据统计,目前药物性耳聋占后天性耳聋的40%~70%。至今,临床上发现导致耳聋的药物有18类100余种,通称耳毒性药物。不同类药物导致耳聋的的机理不尽相同,但都能摧毁内耳的听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从而使听觉系统导致严重损害,有些药物导致的耳聋是可治疗的,大部分则可造成听力永久性损害。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疟疾药物:奎宁、氯喹,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其他还有心得安、肼苯达嗪、胰岛素,碘酒、冼必泰等。氨基甙类抗生素是国内最重要、最常见的药物性耳聋的原因。 药物耳聋的听力损害在早期可以表现为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用药者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需要听力检测才能发现。耳毒性发生后,主要表现为耳部胀满感、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有些还伴有眩晕、运动不协调。部分药物的耳毒性与用药的剂量、疗程有关,可能自用药到出现症状需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药物性耳聋发生几率并非人人相同,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药物所致耳聋常有母系家族遗传性。存在变异者容也易发生耳毒性,即使一次用药也可能致聋。此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也要注意,因他们内耳较脆弱,更易发生耳聋,也可能在用药后会加重损害。幼儿、孕妇、老年人较常人更具有药物耳毒性的高风险性。 药物性耳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需要用药时遵守医嘱,不随便自选药物,不滥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的幼儿,因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些耳毒性药物是严禁使用的;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治疗时是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耳毒性症状时立刻停药;使用耳毒性药物同时可以使用维生素B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果家族外婆,母亲姨母、舅父等母系亲属中有对某种药物致聋者,绝对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聋哑人目前已居残疾人之首,预防药物性耳聋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肩上重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下用药常识,避免再出现若干个琪琪。 |
关键词:用药,药物性耳聋,耳毒性药物,利尿酸,保泰松,肾功能不全,症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