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健康频道>>健康24小时

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来源: 中国台湾网 作者: 2015-08-10 14:3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白内障仍然是人类的致盲性眼病中占据首位的致盲原因,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统计显示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超过90%。时至今日,尚无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办法。

白内障手术通过在眼球表面制作的切口清除混浊的晶体物质,随后向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代替被摘除的自身晶体以恢复完整的眼球视觉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化。手术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减小、恢复加快;此外,多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涌现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帮助患者术后不仅看得见,还能看得清。

人工晶状体从材质特性上可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

{C}(1).硬性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为PMMA,材料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由于不可折叠,需要5-6mm的切口植入眼内,不能满足眼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使用已越来越少。

{C}(2).软性人工晶状体材料多为丙烯酸酯,可以折叠或卷曲后通过3mm以下的切口植入眼内,继而恢复自然形状,大大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创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加快了术后的恢复,是目前主流的人工晶状体材料类型。

人工晶状体从光学性能上可分为单焦点和多焦点两大类

{C}(1).其中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依照不同患者的需要供术后清晰的远距离视力或是近距离视力,具有成像清晰、对比度好的优点。但是因其只有单一清晰的焦点,没有调节功能,焦点以外的物像模糊需要靠佩戴眼镜来矫正。

{C}(2).为了满足患者术后“既能看近又能看远”的需求,通过对人工晶状体表面进行特殊的光学设计加工,衍生出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设计目的在于让患者在术后同时获得较好的远、中、近距离视力,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术后对眼镜的依赖,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人工晶状体从光学部设计上可分为球面和非球面型人工晶状体

{C}(1).传统的人工晶状体均为球面型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形状仿佛于从一个圆的边缘切下一部分,此类人工晶状体制作简单、光学性能稳定,一直以来是人工晶状体的常规设计方式。由于其光学部的球面形状,在白内障术后一定程度上会引入新的球面像差。

{C}(2).随着对人眼光学特征理解的深入,人们意识到球面像差是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功能性视觉的主要原因。由此应运而生了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渐广的各种非球面型人工晶状体,其设计目的均是为了降低或消除人眼的球面像差,以提高光学质量、获得良好的视网膜图像,使得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减少、视物更清晰。

此外,某些经过特殊的设计和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据统计,超过50%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睛术前业已存在1D以上的角膜散光,这部分散光不能为普通的人工晶状体所矫正,术后会出现视物模糊、扭曲。光学面设计为双曲面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能够有效地矫正角膜散光,对于散光较大的患者,选择植入合适度数的这类人工晶状体,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对于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以及眼部色素膜炎等患者,术后眼部炎症反应重、持续时间长。在这类人群中选用表面经过肝素处理的人工晶状体能够减轻手术后眼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减少用药、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蓝光与眼底黄斑变性的发生相关,但普通人工晶状体不能阻挡蓝光。部分人工晶状体加入了含有紫外吸收剂能够阻挡紫外光的载色基团,使得人工晶状体外观上带有一定颜色,其设计目的在于选择性阻挡部分蓝光,减少白内障术后可能出现的黄斑光损伤。

依照自身特点个性化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白内障手术后的视觉质量,使患者不仅能够看得见,而且能够看得清楚、看得轻松,有助于整体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C}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手术,致盲原因,色素膜炎,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

责任编辑:健康
-->

相关新闻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