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大赛:医生挥挥手 “智能手术室”搭把手
编者按: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南赛区)暨第二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8月底已经落幕,40余个项目入围全国大赛,涵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红网对部分获奖项目采访报道,展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团队的发展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长沙报道 紧张的手术室里,医生在“大白”手臂前挥挥手,“大白”贴心地递上了手术器械,在“大白”胸前指挥一下,“大白”开始展示患者病历影像资料等,医生指挥一下,“大白”按需配合,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个“大白”正是“智能手术室”,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熊力和团队的研究项目,在湖南省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该项目获得了团队奖一等奖。熊力设想,可以把它打造成“大白”的模样。 手术台是熊力的工作岗位,担任外科医生7年多时间,熊力在手术室的时间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多。手术进行中,不止医生紧张,巡回护士帮忙拿器械、拨电话、调灯光等,同样忙上忙下。 “手术室器械很多,巡回护士对这些十八般‘兵器’必须样样了如指掌,”熊力说,有的器械和材料的种类太多了,如果巡回护士不熟悉一时半会找不到,就可能耽误时间。如何提高时间效率,成了熊力一直思考的问题。 而去年一次在美国哈弗大学的交流机会中,一个阅片系统触动了熊力,“既然可以手势阅片,那也可以用手势解决更多手术室问题。”“智能手术室”的想法从此萌生。 回国以后,熊力与湘雅二医院的同行交流,并组建团队,开始项目研究。他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全球手术室非接触控制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研究者实现在术者保持无菌状态下,利用非接触控制系统进行手术器械及材料传递、灯光温度调节、手术床调整等。有数据显示,每台手术在接触性操作环节中总体需要耗时20分钟至1小时不等。患者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会导致术中失血增多,增加感染可能。 手术中,医生必须戴手套保持无菌环境。如果利用手势和语音识别技术,变接触性操作为不接触操作,就可以减少巡回护士工作量,大幅度提高手术室的运行效率。熊力介绍说,“就相当于自动售货机,各种器械消毒后分门别类摆放好,只要在相应的部位做提取手势,系统就能识别并自动送出。这个售货机不用接触,而是靠感应来实现”。 “智能手术室”非接触系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巡回护士,在保证无菌原则的前提下,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术中调阅患者影像资料,指导手术进行。传统的影像资料是平面图片,无法展示如血管、神经、周围临近器官的空间位置,利用3D重建后就能一目了然,对结构复杂手术还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同时,手术中出现复杂情况时,往往需要与其他科室或上级医生电话会诊。“‘智能手术室’可以用手势拨打电话,并考虑添加视频。”熊力说,多学科团队联合实时通信,对于术中发现的不同专科的情况,可以提高对复杂患者的术中会诊的效率,甚至及时安排联合手术。 “智能手术室”避免了传统手术室对于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减少了各个环节的时间,高度整合的控制系统使得手术室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按每6间手术室节省一名巡回护士的工作量计算,一个三甲医院如果拥有40个“智能手术室”,预计一年可增加手术台次近5000台。 目前,样机正在测试阶段,研发的系统已基本能识别设定的手势,首创的无线技术也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电缆占用的空间。近期,该项目还将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
关键词:大白,巡回护士,创业大赛,挥挥手,智能,智能手术室,术中发现,搭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