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网>>健康频道>>健康24小时

中国首例人体冷冻保存靠不靠谱?大脑记忆思维再难重现

来源: 浙江在线健康网 作者: 2015-09-22 00:00: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刘慈欣。

死而复生,大约是人类有思维开始就有的梦想。人体冷冻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出现在各种科幻作品中。而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已经有人拿自己的身体去尝试了。

近日,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为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的重庆女作家杜虹进行了大脑冷冻,这是中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的案例。

从技术发展,宇宙规律,伦理的角度看,死而复生可实现吗?钱报记者请教物理学家、脑外科医生、生物学家、医学伦理专家,跟大家分享他们的看法。

物理学:

大脑记忆和思维能力

都将无法重现

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可循,死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浙江工业大学维尔切克量子中心的熊宏伟教授介绍了物理学中有一个熵(shāng)增原理,意思是说“孤立的系统会从有序向无序演化。”

“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时常注意到这个原理的作用。”

熊宏伟举了两个例子,比如,一滴墨水在水中会扩散,玻璃杯掉到地上成为碎片。

但是,我们在现实中永远看不到“倒带”的过程——玻璃碎片自动变成一个完好如初的玻璃杯。

生命走向死亡的过程也是这样。人去世以后,大脑的思维也会消亡。

就算几十年,或者几百上千年后,人类赋予冷冻住的大脑新的躯壳,但是流逝的记忆力、思维功能等都由于“熵增原理”,而彻底丧失。

恢复生命力的这个人,已经不是你。

“说得直白一点,这个‘重生人’的状态,更加接近僵尸。”熊宏伟说,从这一点来讲,冷冻遗体并不能带你穿越时空。

医学:

即便脑细胞都保存下来了

也不等于留得住意识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医生,从医三十多年,遇到过许多脑死亡病例。

他解释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从临床医学角度讲,如果人已经死亡,细胞结构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凋亡了。”

大脑中的脑细胞,一旦停止供血,5~10分钟内,脑细胞就不可逆地死亡了。

随之而来的是细胞核的融化,基因结构失去功能。

所以首先有一个技术上的难点:目前的冷冻技术,是否能够抢在细胞死亡之前,实现完好的封存?

张建民从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则和物理学家的观点契合,“即使是能够无损地保存住物理状态下的大脑,细胞的存活也并不等于能够保住死者生前的意识。”

社会伦理:

复活的女作家

也许会怀疑自己的生物属性

“排除所有技术问题,我们当作这项技术可以在若干年后实现,它可能也会面临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浙江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单巍,从伦理的角度解读了冷冻人体技术。

从冷冻的这个过程看,它可能会占用人类的资源,那么很自然有一个疑问是:是否值得将资源分配给这样一个未知的事业?

再进一步讲,如果技术可实现,那么复活的女作家,将来可能就会遇到跟电影《机械战警》的主角墨菲同样的境遇。

墨菲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头部是自己的,但是曾经遭到毁灭的血肉之躯,变成了机器人的身体。

当她的头部重新回到克隆的身躯上,她会这样质疑:“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甚至是怀疑自己人的属性:“我到底是不是人类呢?”

并且她需要至少等上半个世纪,甚至更久。那么那个时候她的家人、朋友也不一定在了,活过来的她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

科幻作家刘慈欣:

科幻小说是文学

与医学不是一回事

刘慈欣在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的时候说,虽然自己的作品《三体》中,就写到了冷冻遗体的情节,但是“小说中的科幻逻辑,跟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逻辑,不是一回事。”

刘慈欣认为,通过冷冻手术让人“复活”,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况且杜虹女士还只是冷冻了头部。

如果要冷冻全身,人类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医学博士DR.M告诉记者,如果要完好地保持人身上的每个器官,都需要在不同的速率上进行冷却,并注射不同浓度的冷冻保护剂。

“就算像杜虹女士这样,只冷冻保存大脑,但这个人类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器官,有十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他说。

DR.M不认为目前的冷冻技术能够实现这样高的水准。

也许对人类来讲,比死而复生更好的盼头,是向死而生。

很简单:如果你知道你可以无穷尽地活下去,你的拖延症会不会不止是犯病几小时、几天,而是几十年、几百年?

思想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到达极限呢?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目前没有人知道。

但我们知道,有目标,就永远存在动力。种种动力会推动我们向前,探索生命极限。

关键词:大脑,冷冻手术,冷冻保存,冷冻技术,人体,冷冻保护剂,思维能力,复

责任编辑:健康
-->

相关新闻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