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一定要“赶尽杀绝”吗?
□早报记者周湖健通讯员曾婧琦 根据最新发布的福建省恶性肿瘤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高居首位,该如何正确防治胃癌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同时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房太勇副教授以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科普讲座。 据房医生介绍,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会引发各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malt淋巴瘤,据报道也与冠心病、中风、皮疹、口臭等疾病有关。目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福建地区的幽门螺杆菌发生率为55.27%。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年龄每增长一周岁,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平均增加1%-2%。 是否有必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房医生认为,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房医生解释道,首先,由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根除可促进黏膜修复。其次,慢性活动性胃炎疾病的发展难以预测。约70%患者并无明显症状,10%左右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15%-20%出现消化性溃疡,还有1%则属于胃恶性肿瘤。如果早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第三,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加快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减少它的复发。最后,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经带细菌唾液口口相传,如果及时根除,还能有效地减少感染源。当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如肥胖、哮喘、菌群紊乱等负面影响,但据30余年来全球大量人群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获益依然略高于其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房医生指出,并不是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需要根除它的,只有一部分人需要根除,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计划长期服用非甾类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等疾病。 此外,是否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除了要考虑患者的治疗获益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伴存疾病、社区高再感染率、卫生资源优先点以及年龄等抗衡因素,并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胃肠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根源上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疾病,很有必要。针对如何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疾病,房医生提出了以下五点注意事项: 一、饮食要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以软烂、易消化为主。实行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吃饭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此外,由于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会增加癌变的几率,不宜多吃。 二、有统计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为了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房医生建议,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治疗的同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以免再度感染。 三、提倡家庭内采用分餐制、公筷制,食具要注意消毒,避免接触感染。中国人有些家长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这种习惯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应坚决杜绝。 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 五、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甾类,一级亲属,菌群,胃癌,宝宝吃,慢性胃炎,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