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学者引领世界基因剪刀技术新方向
韩春雨(中)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右)。本人供图 “一鸣惊人”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 5月8日,《知识分子》发文《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介绍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学术贡献和意义后,引发巨大反响。 文章称,最近几天,中国生物学界沸腾了。其中有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有年轻研究员、活跃的研究生,大家议论纷纷。近年国际上因为基因修饰技术而激烈争议谁应该得诺奖,而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名不见经传的副教授韩春雨的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不是说他会得诺奖,而是有可能他发明的基因修饰新技术会替代现有技术而成为最实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具有带来技术和产业变化的潜能。 令国人激动的是,韩春雨在河北科技大学条件不好、经费缺乏、人员很少的情况下做出的研究优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这是一项什么技术? 从河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找到基因编辑新工具,他和研究团队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的Argonaute(一类庞大的蛋白质家族)来实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真正实现了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这一被称为NgAgo的技术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了更广泛的境地。此项研究成果刊发在5月2日的顶级学术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 这项技术的优势是什么? 据介绍,“基因剪刀”技术的出现,让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精准、简单操作,大幅降低了基因编辑门槛。人类操纵基因的梦想因此成为现实。韩春雨和团队的新技术公布前,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Cas9是全球范围内最常用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Cas9的‘取材’范围有限,NgAgo的优势之一,就是大大扩充了基因编辑的取材范围。”韩春雨介绍,“在新技术帮助下,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基因都可成为基因编辑工具,这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受限更小,便利性更大。” 许多专家表示韩春雨和团队的NgAgo技术将替代现有的Cas9技术,但韩春雨目前暂持保守态度。他表示,“我认为我们的技术为基因编辑增加了全新的工具,它具备和Cas9不同的特质,在应用领域方面也存在差异,虽然有一些会有交集,但还有很多领域会互为补充。” 韩春雨和团队发表的这篇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中,还阐明了这一新技术的其他优势:向导设计制作简便,可以合成短链单链DNA向导。向导可直接转染细胞和组织而无需构建向导表达载体。可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对靶点选择没有限制。由于向导核酸是DNA而非RNA,因此避免了RNA易于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而带来的失效或者脱靶效应。对游离于细胞核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专家普遍认为,该技术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人类血液、器官的编辑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韩春雨何许人也? 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师。本人供图 自我调侃:我可不是“野鸡大学”的“草根学者” 针对一些网友对河北科技大学非“985”“211”的学界“地位”和自己“副教授”身份的热议,这位苦笑着称自己迅速变“网红”的42岁科技工作者调侃道:“我可不是‘野鸡大学’的‘草根学者’”。 说起自己就职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表示,这是河北省一座“正在崛起”的大学。 1974年出生于石家庄的韩春雨,和登上过央视“百家讲坛”的河北大学知名教授韩田鹿是亲兄弟。 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韩春雨,200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5年年底,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他曾在《核酸研究》NAR期刊上发表过科研成果。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那只是为了学生有需要发表的论文。”在韩春雨看来,5月2日发表的科研成果才是他学术生涯第二篇论文。 被称为“特立独行的驴子” “我搞科研目的要单纯一些。”对于自己至今依然是“副教授”职称,韩春雨表示,并非学校不重视自己,而是因为自己不想为评职称和申报基金花费时间,“哪有副教授像我有这么大的实验室?” 到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后,他曾成为该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随后也获得过一些各级科研资金的支持。 韩春雨坦言,开始此次科研时,他手中有可支配科研资金30多万元,原本以为够了。“够用就好!”他强调。可没想到做的时间比预期要长,所花费用也比预期要多。目前他还欠试剂公司30多万元。“项目开始前学校已有资金支持。”他解释说,以个人名义为科研欠款,“只是个人的自我要求”——不想在成果出来前再向学校伸手,并不是学校不支持。 韩春雨认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对科学的热爱,“但谈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韩春雨至今还是一个无房户,一家三口住在学校提供的58平方米的住宅里。而他刚到河北科技大学任教时,学校原本给他提供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但他看重了如今这套旧住宅离自己实验室只有5分钟自行车车程的便利,于是婉拒了。“够用就好!”韩春雨再次强调。 没有留学背景的韩春雨,坐在实验室一个短了一条腿的小转椅上,通过互联网时刻关注着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有学生笑称,他的实验室就是少林寺的“藏经阁”,而他本人就是那个轻易不出手的武林高手——扫地僧。 他经常对学生说:“我们和诺贝尔奖得主都是通过互联网关注科技前沿,但结果不同。”70后的他会借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经典台词抛出自己的“梗”:关键要看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熟悉韩春雨的人知道,除了足球,他最热爱的运动就是长跑。而早在读硕士研究生时,韩春雨就被同学叫作“特立独行的驴子”。 (根据河北日报、长城网、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等综合) |
关键词:技术,韩春雨,基因改造,NgAgo,基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