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制度化的食安防护网 让食品“更安全”
导语:食品安全是近年舆论场上持续的敏感议题,可谓常说常新。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某国际论坛上表示,多数民众视食品添加剂如遇见“猛虎”,其实,食品添加剂只是现代食品产品中的一样必需品。他还对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投了“比较满意”的一票。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更认为,当前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的阶段。 “食品最安全阶段”不应遭吐槽 法律法规及标准是历史上最完善的时候 比如,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去年已实施;有专家认为“中国婴幼儿奶粉标准是全球最严的”。吸取了以往教训的法律及标准,为食品“最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比过去在进步 过去多年,“九龙治水”式的监管体制被认为是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如今,部分地方已经实行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三合一”或“多合一”,整合建立市场监管部门,理顺了管理体制;更多地方则明确各个部门监管责任,防止责任交叉,或建立联合监管体制,这都是一种进步。 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 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舆论监督越来越完善,也在倒逼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如今,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也对促进食品标准、监管不断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比过去是最完善的时候。 及时科普,让民众不再谈添加剂而色变 消除信息不对称误区 现实是,食品安全监测监管和国标,并没有如官方许诺得那么可信。也许是囿于信息不对称,但不管如何,民众不会全知全能,不是个个都必须修炼一身生物化学或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属鉴定技能,才能判定入口食物是否可靠。他们只会根据个人感观,根据自身阅读经验,而一起恶劣的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膨大剂、化学激素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极端影响,就会让人形成添加剂不安全的固化印象。 这当然不能怪民众惯性质疑、非理性的盲目从众,作为食品监管的公职部门倒是最需检讨反省为何自己工作严重失误,没能把控住明显或潜在的风险,造成失职失信的公共信任危机。正是这个大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从类似通讯社官方通稿,到新闻门户眼睛“最毒”编辑,为何均将这看似表态的正确废话着重提出了。 配套的制衡措施需规范 添加剂的使用须严守规程,毕竟,有些化学物质的副作用有潜伏期,需要量和时间的积累方可显现,但对消费者个体来说,这是无法把控的。尤其是,面对某些商家的滥用,消费者更是防不胜防。事实上,随着食品添加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运用,它所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隐患与漏洞也愈益增多。从三聚氰胺到苏丹红再到塑化剂、膨大剂等,人们纷纷调侃在食品中普及着化学知识,而几乎每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都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忧虑火上浇油。 关于添加剂,官方或学者往往喜欢拿外国做比较,说国外也是如何使用等。但切莫忘记,新型添加剂作为技术发明,人们的认知本身也有局限。如有些添加剂国外用了些时日后,发现有毒副作用便停用了。而且,一些国家对添加剂使用有极严格的限制及惩罚制度,商家一旦逾矩很可能被罚得倾家荡产,因此,运作起来会相对规范,这些配套的制衡措施在我国相对欠缺。在不规范使用的情况下,安全的添加剂就可能异化为有害物甚而毒物,成为吃人的“猛虎”。 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慎言食品“最安全” 当前食品“最安全”离“更安全”还有距离。比如,我国出口食品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9%以上,但国内食品合格率只有95%、96%左右。再如,各级食药监部门每次抽检都会发现一些不合格食品,农村及城乡接合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不少。 当前食品相比过去“最安全”不假,但要“更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新食品安全法“史上最严”,但不能“严”在纸上;食品安全标准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因为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升级”等。 不久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多个问题,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种植养殖环节存在风险隐患”“基层监管执法能力薄弱”“部门之间配合有待统筹协调”等,从这些问题来说,我们还应该追求食品“更安全”。 期待执法“最严” 食品安全标准在不断升级,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但还是没能挽回那个“最安全时段”惹来的非议。哪怕民众都是“科盲”,应该也愿意相信国标会随着民意逐渐严格起来——哪怕此前乳企的国标还曾曝出有倒退几十年的尴尬——但问题不在于“最严国标”严苛与否,关键是施行中执法现状。到底是严在纸上,还是落实到位,才是安全与否核心。真要下个武断定论,恐不能以院士所言书面标准来,而只能说执法最严时段,才会是最贴近国标理论上的食品最安全阶段。这才是不打折扣的现实逻辑。 (据中国网、武汉晚报、羊城晚报、西安晚报等综合) |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