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健康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库

河北省血液中心 陆江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6-07-21 09: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0后好队长

  精神焕发、热情体贴、业务熟练、行动利索……在活动范围不足8平米的采血车上,河北省血液中心的采血护士们迎来送往,与献血者们融汇成一体。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的工作中,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年复一年觉似波澜不惊的生活里,他们有着不同的烦恼。光鲜的外表下,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这份职业带给她们的有酸甜苦辣,同时还有身为采血护士那份特殊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有这样一个“80后”女孩儿,她工作优秀,责任感强,且集“优秀护士”、“优秀共产党员”、“燕赵消防好警嫂”等多项荣誉于一身,她就是河北省血液中心血液保障部采血一队队长陆江洋。

  她是“天使”,也是爱岗敬业的“女汉子”

  护士天使,听起来总给人一种善良,纯洁,大爱的感觉。殊不知护士也分为好多种,比如最被大家熟悉的在医院工作的,细分有在病房、在急诊、在手术室等,还有一种护士是不被大众所熟知的,那就是像陆江洋一样的采血护士。

  2006年3月,22岁的陆江洋大学毕业来到河北省血液中心,成为了成分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面对与学校课本完全陌生的内容,她选择了踏实学习和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成分科的工作主要是把采集回来的血液通过过滤、离心和分离方法,制备成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这是类似熟练流水线的作业流程,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的对象就是一袋袋的血液。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体力累。血液需要轻拿轻放,否则会导致红细胞破裂,治疗效果下降,只有严格按操作规程做才能保证血液的质量。

  陆江洋介绍说,“因为站着在低温环境工作很久,所以常年要穿长袖长裤,每天搬运的血,大概有100袋,搬来搬去,完成不同的内容,算是个体力活。”但是,当她两年后被调整到外采做一名采血护士的时候,她才发现,体力上的辛苦真不算什么,因为好好休息一晚上就能恢复过来。而做一名采血护士,不被献血者理解时,心里的委屈才是真苦,那是无力倾诉和无法辩解的憋屈。

  “到了外采队,工作的内容和学校学的有点一样了,都是扎针,但是和医院还是不太一样。医院护士排班很稳定,三班倒,时间也相对固定。大中小夜班分的很清楚。上班后都要准备药品,不管是输液的、打针的还是手术的,我们也一样,不过,我们比她们粗多了。”江洋笑着说道。

  “粗”,是她们对自己女汉子一样行为的描述。她们通常早晨7点半上班,晚上7点下班。这样的工作时间能占到全年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如果遇到要赶特别的农村集市或者出团体,可能6点半就得上班。

  “粗”,还体现在体力上。她们每天到单位要先领取一天采血所需要的物资,比如血袋子、化验试剂、餐点和招募需要的纪念品,这些东西必须用平板小推车装,一般都需要装2车。从单位的地下室库房拉到自己队里的采血车上,搬上搬下的,全靠体力。尤其是到了采血现场,这些东西还得卸下来,除了装车的两平板车,固定的还有桌子、椅子、帐篷和宣传展板,这一布置收拾,半个小时过去了。面对这样体力上的辛苦,女汉子一样的陆江洋笑笑,“没什么啦,习惯了。”

  在她看来,这样的体力活,和别的科室是一样的,在哪里都会有的,不辛苦,最难的是与人打交道。不分寒暑和风雨,她们每天要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同样的话语,“献血吗?”“献血既能救人又有益健康,了解一下吧?”。说的口干舌燥,还不敢喝水,真的是回家后一句话都不想再多说了。为什么不敢喝水?“喝了水要上厕所,一般出来都荒郊集市的,找个厕所走半个小时,得耽误多少事啊,憋着!我们早出晚归,忍着不去厕所,客服着不按点吃饭,为的就是影响更多人加入我们啊。”

  身为采血护士,她们非常清楚多采集一袋血液对于临床就是多一条生命的重要性。她们微笑服务,耐心解释,就是希望献血者献完血感觉温馨,身体无不适,感受到奉献爱心的行为是值得的,下次还能再来,能成为固定献血者。“大部分献血者是理解我们的,但是总有不理解的,那个时候,我们总要尽最大努力解释,可还是会经常受到不理解,那时候就是真委屈了。比如有一次面对一个献血者,都献过血10几次了,出于尊重,我还是问她,是献200毫升,还是献400毫升?她大声呵斥到:献400!我什么时候献过200。这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时候遇到一些心情不好的献血者,莫名其妙就充当了出气筒的角色。“可能个别献血者心情不好,到了咱这来献血,就是各种不满意,你解释他说你说的不对,不听。你不说话,他就说你服务差,不理他。这种情况也没个倾诉,挺委屈的。”个别时候还遇到过一些被调戏的情况,还不敢翻脸。“有一次,有个化验没有通过的献血者在等候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从背后摸了我大腿一下,我当时感觉特别憋屈,但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了。”

  在工作中,更多的时候是遇到献血者对献血比较害怕,不理解的,我们就得多耐心解释,多宣传血液生理知识,让每一位献血者明白血液在人体的代谢作用。每当人家因为我们的解释而感觉献血这事挺好,不疼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啥苦也没有了。

  据陆江洋的同事回忆,她们外出赴县里采血时,一干就是12个小时,早晨天不亮就得走,走晚了怕市里堵车,也怕到了县里太晚,人们都回家休息了。在路上颠簸的2个小时,有的人会睡个回笼觉,有的人解决自己的早餐,江洋一般都是提前收拾东西。到了目的地,大家麻利地下车,支遮阳伞,摆桌子,搬凳子,拿体检表,支宣传展牌,开始迎接献血人群。这些过程,除了在车里奔波外,就跟打仗似的,因为早收拾完毕,就能早迎接献血者,早来一个人,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而晚上下班的时间,正好反过来,只要有人咨询,就愿意加班晚走,而回到单位后还得再当一次搬运工。无论有人没人,中午还没办法休息,江洋既要当联络员又得当宣讲员,工作拉不开还得当救火队,哪等待的人多就帮哪个岗位干活。

  她为人妻女,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一线采血岗位上这一干,就是8年。提起一位女性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女儿、妻子、母亲,陆江洋说,这么多年,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和逐渐年迈多病的父母了。

  “只要工作需要,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困难,她都能克服,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部长赵贵起评价到,“她孩子小,而且还是两个,都没有自己带,父母帮忙带着。那时候工作压力大,缺人,为了保障临床用血,江洋所在的采血队需要提前一天晚上赶赴郊县县城,有时甚至连续3天都要住在县里进行采血工作,她根本顾不上照顾孩子,所以还没出哺乳期就早早给孩子断了奶,回来正常上班、替班,有她在,她们采血队的工作我放心、踏实。”

  因为要经常外出采血,不能按时给孩子喂奶,陆江洋只能狠狠心给孩子早早断了奶。陆江洋说:“大宝一样,小宝还是一样,大宝5岁了,跟着他奶奶爷爷,我每周五把孩子接回来,陪他一个晚上,仅仅是一个晚上,因为我们外采大部分周六周日都是要排班工作的,能轮到我休息的几率很小。小宝2岁,跟着我父母,就在市里,虽说是身边吧也就晚上能见,可是对于每天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的我来说,基本上回家的时候宝宝都睡了。只有周五,大宝小宝才接到一起,这时两个孩子都要我一起抱,左边一个大的,右边一个小的,可是太沉了,抱不了两个,大的和小的就常常为了争我怀里的位置,大打出手,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感觉特别的难受。”

  每每想到儿子在幼儿园回来时说想妈妈,陆江洋内心的泪水只能往肚里咽。“孩子在节假日想我的时候,只能哀求爸爸带他到工作现场看看我,爱人怕孩子在现场影响我的工作,匆匆见一面打个招呼就把孩子带走了,看着孩子和爱人离去的背影,我只能红着眼圈继续工作。”

  2011年,陆江洋的父亲被查出身患肺癌晚期,她也没有耽误一天工作,只有在下班后,才能去医院看一眼父亲,了解一下父亲的病情,对此,她心如绞痛,常常自责。听到父亲的勉励“闺女,只要你把工作干好,我就舒坦了。”她无言以对,只能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只有以拼命的工作回报父亲,让父亲在病痛中得到安慰。尽管对家人满是歉意和愧疚,但丝毫没有动摇她尽职履责的信心和决心。

  她是队长,是优秀党员,也是业务能手

  节假日,排班难,倒休人员多,有她主动值班;出团体采血任务时,工作重,要求严,有她主动带队;新标准下发,工作人员抵触多,不理解,有她耐心解释和落实……这样的细节笔笔皆是。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在从事采血工作的8个春秋里,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队员还是队长,她用将心比心,用表率行动,用大局意识赢得了其他队友的支持,从一名菜鸟成长为队里主力,从新人成长为一名采血队长。

  作为采血一队队长,陆江洋既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又是一名不怕苦累的战斗员,不管白天黑夜,任劳任怨。除了开会和培训,一年310多天奋斗在采血第一线,从来没有过抱怨。

  随着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采供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一个队长,她不仅仅要完成正常的岗位工作,她还要做全队的主心骨。技术过硬是首位的,在工作中,她就是队里的带教老师,为了当好合格带教人,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术、护理心理学、献血反应的护理,其中包括穿刺技术的提升,怎样减轻扎针、拔针时的疼痛,采血八年来穿刺一针率达100%,从未采集过非标量血,经常有献血者献完血后称赞她“你扎的一点也不疼,又有耐心,下次献血还找你。”光有技术也是不行的,陆江洋深深意识到肩上责任重大,她是队长,必须带领队友完成每天的采血任务,一睁眼,就是欠着库里60袋血啊。面对压力,如何寻找合适的停车位置,寻找更多的献血者是当务之急,只有多思考,多到现场调查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她上班干活,下班回到家后就拿着各县区地图,了解县及乡镇地形、路线,打电话打听乡镇卫生室及村委会广播,到了现场还要积极跟村镇负责人沟通,找到能够支持工作的有力抓手,对她来说一周七个工作日是常事,目的就是为了把工作做的扎实一点,她把日常工作计划分的很细,每3天一次的计划和排班,这样才能做到工作心中有数,带能踏实的带着队员去开辟新的战场,完成每天的采血任务。

  而对于这些,陆江洋则认为,自己作为队长,就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为了确保每日正常出车,她都比其他队员早到、晚归,“经常是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晚上下班回家,孩子已经进入睡了,家都快成旅馆了,我只是回去睡个觉,根本没办法照顾孩子。”陆江洋打趣地说道,但从她的话语中,我们感觉到了她对于家庭、对于孩子深深的愧疚。 “这几年,我们外采的工作人员从当年的不到40人上升到现在的70多人,新进了很多员工,她们像我一样,大部分是护士,而且年轻的护士多,适婚适育的女性多、孩子小于3岁的妈妈多,即便是医生,也是一样的情况。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大家都是这么熬过来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帮她减轻了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自从事外采工作以来,她热情服务、诚恳待人,不论是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还是工作中的不顺心,她都没有将不健康的情绪带到采血岗位上;尽管在采血过程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献血者,有的甚至是“吹毛求疵”,她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

  因为能设身处地的为队友着想,她所在的团队,无论完成任务完成情况,还是质量情况,在部里都是拔尖的,她个人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河北省血液中心,陆江洋,血液保障部,采血一队,队长

责任编辑:何震
-->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