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健康】"春捂秋冻" 会挨冻的人不生病
导语: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我们常说“春捂秋冻”,入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锻炼身体的耐寒性,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到底怎样才能冻出健康?快来学“挨冻”的正确姿势,远离疾病侵袭。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秋冻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为什么要“秋冻” 眼下正值白露时节,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养生可以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为什么要“秋冻”呢?那是因为白露时节天气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很大,人的毛孔需要闭合起来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的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那突然的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来伤人。所以,在秋季人就需要适当的冻一冻。但“秋冻”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冻。比如当气温下降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脚部和腹部。因为“寒从脚起,热从头散”,如果双脚受凉就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 孩子要不要秋冻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孩子要不要秋冻这个问题,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的建议是:可以略微冻一冻,但要有量有度。 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季节更替是对孩子免疫力的锻炼。首先是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包括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实际上,过早地穿上厚衣,就会使身体得不到耐寒锻炼,使防寒能力降低。结果到了三九、四九真正严寒的大冷季节,一旦受到冷空气侵袭,就容易受寒感冒。此外,过早地过度保暖,会导致孩子在身体出汗时不易觉察,反而容易诱发感冒。 适应“秋冻”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及喝凉开水(以25摄氏度左右为宜)的习惯。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小孩一般都能适应,并且效果显著。 但在“秋冻”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渐进和适度两个原则。此外,还要防止“冻而不动”,这就要求孩子要多进行户外锻炼,但要注意的是,运动锻炼时不宜“动”得大汗淋漓,只要身体微热即可,否则凉气会通过表皮扩张入侵肌体。 有些人即使在早晚气温较低时,也穿得非常单薄,甚至在冷空气来临之际,仍恪守秋冻的信念,结果染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穿衣服”,应根据4个原则科学进行。 秋冻必须顺应天时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南北方秋冻有区别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4个部位要捂好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双脚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 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5类人千万别冻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这是因为,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会比较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上升,心、脑负荷加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慢性胃病 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且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因此,有慢性胃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呼吸道疾病 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小气道的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 因此,关节炎患者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关节疼痛加重。 糖尿病 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此外,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也不宜进行“秋冻”。 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 就耐寒锻炼而言,在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常年坚持洗冷水浴或游泳,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 此外,还可经常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据人民网健康频道、人民日报、生命时报等综合) |
关键词:健康,春捂,秋冻,气温,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