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生情暖非洲赞比亚 感人瞬间记录大医精诚
毛主席在1939年12月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当下,每一个医疗战线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突出的问题,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民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认识褒贬不一,因此,弘扬伟大的白求恩精神,做人民的忠诚健康卫士,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而河南援助非洲赞比亚的第18批医疗队,正是当代的白求恩团队。他们抛弃舒适的岗位,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庭,不远万里,去践行一个医者的国际主义精神。而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他们在非洲,脚踏实地,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战斗,救死扶伤,维护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 记者从河南第18批医疗队队长苟建军处了解到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迹,大河健康网记者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感动赞比亚瞬间之一:河南医生带病护送赞比亚伤员 这是魏海军医生出诊护送病人的一幅照片。魏海军是河南医疗队到赞比亚后,第一个罹患疟疾的队员,他工作在恩多拉,那地方疟疾横行。据一位华人讲,他在这里多年了,几乎每年都要得一次疟疾。也可能是疟原虫没有彻底被根除的缘故,魏海军医生以后又间断寒颤发烧了几次。 就在这一次得病的时候,医疗点里接到出诊护送病员到基特韦的任务。这名伤员伤情危重,是在开车运送玻璃时,被破碎的玻璃划伤了面部和颈部。魏海军是搞麻醉专业的,监护、抢救很在行。他拔掉正在驻地输液的针头,毫无怨言地守护在病人身旁,一路颠簸,将病人安全送达目的地。 感动赞比亚瞬间二:河南医生给赞比亚小朋友做体检情暖赞比亚. 这是河南医生高长辉正在给赞比亚小朋友做体检的照片,一次随意的抓拍,自然、生动跃然画面。中国白衣天使悬壶济世、爱心无限已跨越国界,像和煦的春风荡漾在非洲赞比亚的大地上。 感动赞比亚瞬间三: "嘘",别惊扰她,让她再多休息一会儿。 中国医疗队、产科医生王梦琦,晚上值班一夜,出了两次急诊,今天她又被安排4台手术。说好是早上8点开始,但赞比亚医院的效率比较慢,等到10点才启动了第一台,做完第二台后,麻醉师告知人员紧张,下两台手术让等待通知,王梦琦就在手术室候着。 累呀,坐在椅子上的她控制不住打起盹来,正好同在手术室的高长辉看到这一幕,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感人瞬间。美吗?看不到容貌;靓吗?一身素彩;"怪难为情的,姿势太难看了",王梦琦第一次看到照片时不好意思的说到。 感动赞比亚瞬间之四:在赞比亚河南医生上手术台前必须“全副武装” 。 这是中国医疗队员上手术台前的照片,皮围裙、防针刺拖鞋,还有一副防护眼镜,不论天气再热,这些行装都是少不了的,几台手术下来身上总是湿淋淋的。 因为,在赞比亚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携带率达到40%,住院病人携带率就更高,有的说可达60%以上。不像国内,手术前每个病人都要进行传染病筛查,在这里隐私保护,未经病人同意不能做艾滋病相关检查。手术台上,或血溅到脸上,或分泌物湿到身上,或配合不好的助手针刺到手上,这种几率总是会有的。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队员的心理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这幅照片谈不上艺术,但医生为了病人这种职业精神的冲击力,让人们情为之感、心为之动。 感动赞比亚瞬间五:河南医生手术间歇吃午饭迎接下一场战斗。 这是神经外科教授周辉在手术间歇吃午饭的照片。在赞比亚,虽然没有国内的手术多,但等手术台候手术的滋味也是很难熬的,一两台手术也可能花费你一天的时间,甚至下午不能正常下班。工作在UTH医院的队员中午回不到驻地,经常是早上带点饭菜中午凑合着吃。一次、两次可以,一年365天呢,那就需要一种精神。周辉的饭盒里盛的是当地的食物——西玛,一种用白玉米面做的手抓饭。 你看,周教授吃的是不是有滋有味,很满足、很幸福?!人在赞比亚,就要学会适应、生存,乐呵自己。 感动赞比亚瞬间六:专注的目光,熟练的动作,累人的姿势,彰显中国麻醉医师的风采。 专注的目光,熟练的动作,累人的姿势,中国医疗队里的麻醉医师每天都是这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在援非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展示的是中国医生的技术,展现的是中国人的风采,彰显的是国际主义的博大情怀! 中国麻醉医师吕志排、李新锋、魏海军、蔡琴,你们辛苦了! 感动赞比亚瞬间七:这一跪,跪出了职业的崇高 “男人膝下有黄金”。这一跪,跪出了职业的崇高,跪出了视病人为上帝的无限大爱。这是非洲医生的大爱。“大医生与小患者”,相信这照片会感动你我。 感动赞比亚瞬间八:在简陋的环境下凑合也要过个生日。 万里之外,异国他乡,过生日别有情趣。一个蛋糕,一朵小花,几支蜡烛,备上队员们自以为最拿手的"好菜",抱团取暖,同行相伴。到非洲援外,这是一生中难忘的经历,苦并快乐着。许个小小心愿吧:"队友们平安吉祥!"。这照片没啥说的,就是感动,眼角已经挂上了泪花 这些感人的图片,无不记录着河南医生的荣耀,无不记录着河南医生的敬业。大河健康网记者在采访医疗队队长苟建军时,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帮助我,我感动你,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融,满满的正能量,即便是生活在非洲贫瘠的土地上,也会”。 是啊,这就是"大美",美在中国医疗队的精神,美在白衣天使的风采;这大美将定格在中赞友谊的诗篇中。 古人称赞医德好、医技好的医生为大医生,当下,这批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医生,也是大医生,他们是大医精诚,精于医技,诚于医德。与白求恩时代相比,我们今天的医疗环境和战争年代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坚持的信念和要面对道德与利益的选择没有变,白求恩临终前说:“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白求恩这种对信仰执着的精神正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记者 朱振江/文 苟建军/图) |
关键词:河南,非洲,赞比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