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将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长城网5月5日综合讯(张欣 贺宏伟)日前,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2017年河北省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计划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医院推出多项服务举措,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资料图 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点工作 科学实施预约诊疗 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预约时间精确到小时,有条件的精确到分钟,坚持“预约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缩短预约患者候诊时间;建立预约号源统一管理信息平台,将电话、窗口、诊间等传统预约渠道与网络、移动客户端、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等新兴预约渠道相融合,在信息平台上统一管理预约号源,优先安排慢性病连续跟踪管理患者的预约,推动分级诊疗;推行实名制预约诊疗,加强预约患者身份识别,遏制网络倒卖号源现象;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医生开具检查检验申请单后,患者可通过自助信息终端选择时间段,减少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 调配门急诊资源,根据季节变换、疾病发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门急诊就诊高峰提前预判,科学调整门急诊医务人员安排;调配住院病床资源,医疗机构可通过设置专门住院病床调配机构,安排专人根据患者病情,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住院顺序和住院床位;调配药房资源,加强门诊、药房等多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合理调整药房人员安排。 推行日间医疗服务 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确定并公开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适应证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形成基于日间手术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开展其他日间医疗服务,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日间病房,开展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医疗服务。 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加强重点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强化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 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增加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医疗机构及科室数量,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的支付标准,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实时管理和全面统计分析,推进患者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使患者实时了解治疗进程及各节点时间,实现“医、护、患”一体化。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资料图
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急救中心(站)充分发挥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指挥调度作用,实现院前急救快速反应,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接诊医疗机构要为院前急救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诊疗模式,缩短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院前院内医疗信息共享,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充分利用信息手段 提供信息查询与推送服务,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通讯网络等途径,为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就诊项目、医疗服务费用等方面的信息查询服务,为患者推送诊疗信息、用药信息、异常检查检验结果信息、疾病相关健康保健知识等;提供信息化结算支付方式,使用就诊卡预存、银联、手机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支付方式,实现床旁结算、诊间结算,使患者结算更为便捷;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上转和下转患者的诊疗信息共享,保证分级诊疗服务的连续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深入推进优质护理 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的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比例;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药事管理保障安全 加强药事管理,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加快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推广多学科诊疗方式,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积极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鼓励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鼓励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加强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待诊患者与就诊患者隔离,力争做到“一室一患”;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温馨,为医务人员提供就餐、更衣、手术间隔休息等条件,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保障机制;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开展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树立行业良好风气。 河北省人民医院多举措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资料图 河北省人民医院:改善就医体验开辟绿色通道 河北省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始终坚持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让百姓“看得上病” 针对大医院就医人满为患,挂号难、排队难、预约难现象,该院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了就医秩序。在门诊方面,医院通过定时监测门诊挂号、抽血、检查流量,调整工作时间,适时增派应急人员的的“三调整”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就诊和排队时间。在就诊等候和出具报告时间方面,目前该院抽血平均等候时间为8分钟左右,结算中心窗口平均等候时间为3分钟,CT出具报告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下降至7小时左右,普通x光放射片出具报告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下降至20分钟,医技科室外围秩序得到了较大改善。 让百姓“看得起病”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现实问题,该医院设立了医疗扶贫救助项目专项资金,拿出400万元启动了16个医疗扶贫救助项目,用于救助癫痫、关节置换、抑郁症等30多种常见疾病的贫困患者。对符合项目救助病种的贫困人群,在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完毕后,最高还可享受到1万元的医疗扶贫救助金。“医院的医疗扶贫救助项目缓解了部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困难,践行了公立医院社会公益责任,对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起到了积极作用,让城乡群众都能够共享到医疗改革红利。”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齐晓勇对记者说。 让百姓“看得好病” 为了让来院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该院加大了胸痛中心建设,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跟生命抢时间,使得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胸痛中心建设就是整合各项医疗环节,对救治流程进行了优化。病人一上急救车,我们对病人的第一份心电图检查、第一个心肌酶报告,就能通过手机传到院内急诊医生的手机上,医生就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诊断。信息明确得到之后,就可以绕过急诊,直接到达导管室。”据齐晓勇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救治时间是60分钟,被称为“白金时间”。对于救治此类病人的最佳时间,国际标准为90分钟,目前国内平均时间为120分钟,而该院建设胸痛中心后,能够达到60分钟之内。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资料图
2017年国家卫计委通过11项工作改善医疗服务 2017年是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今年,国家卫计委将在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重点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继续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并开展以下11项重点工作: 一是逐步扩大实名制预约诊疗试点,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 二是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根据就诊情况,灵活调配机构门诊、住院、药房等医疗资源。 三是推行日间医疗服务,加强日间手术精细化管理,探索开展其他日间医疗服务。 四是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重点做好分级诊疗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并加强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五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 六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鼓励探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学科诊疗模式。 七是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供信息查询与推送、信息化结算支付服务,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保证分级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八是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九是加强药事管理和药师队伍建设,转变药学服务模式。 十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探索建立中医综合治疗等模式,满足患者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十一是加强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为医患双方提供良好诊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良好风气。 (据长城网、新华网、河北日报综合) |
关键词:医疗服务,就医体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