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

“川崎病”,你听说过吗?

2018-01-28 09:56:19 作者:孙淑媛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1月26日讯(通讯员 孙淑媛)近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儿科收治一名疑似“猩红热”的患儿,患儿反复发热,在本地医院治疗无效,最高体温达39.6℃。到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后,经详细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患儿时有呕吐。入院两天皮疹消退,肛周出现脱皮,医生考虑为“川崎病”。儿科主任孙淑媛建议立即为患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心脏彩超显示符合川崎病的指证,确诊为川崎病。随即为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十几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据儿科主任孙淑媛介绍,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该病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因此命名为“川崎病”。该病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呈散发或小流行,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7-14天或更长,抗生素治疗无效。

  2、眼部球结膜充血。于起病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3、唇及口腔表现为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呈草莓舌。

  4、手足症状有: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重症者指、趾甲脱落。

  5、皮肤表现:猩红热样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6、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消散。

  该病的心脏表现:于病程第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死的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也可发生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除此之外,还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等。

  川崎病的治疗:

  川崎病治疗以服用阿司匹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为主。还要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如补液、保肝、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等。有心肌梗死时,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但也应定期进行随访。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有冠状动脉瘤患儿,应长期密切随访。

关键词:川崎病,儿科,患儿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