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讯

防治碘缺乏病日:坚持科学补碘 共享健康生活

2018-05-17 08:32:10 作者:马景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5月15日讯(通讯员 马景)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2018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

  碘缺乏病的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为主要发病机理的一系列相关疾病的总称(英文简称IDD)。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畸形等。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总之,碘缺乏病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发育障碍,因此,碘缺乏病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问题。

  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碘缺乏病的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认为通过补碘所获得的健康收益远远超过补碘过量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河北省外环境普遍缺碘

  记者从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获悉,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危害。河北省也不例外,外环境普遍缺碘,碘缺乏地区分布十分广泛,168个县(区、市)中,除5个高碘县(区、市)外,其余163个县(区、市)在全民食盐加碘之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因外环境的碘缺乏是长期的,不可自行改变的,人体无法从外环境中获得足够的碘来满足身体需要,人对碘的储备能力也十分有限,而摄入过多碘时,机体并不储存,而是通过尿排出体外,这些事实说明,补碘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旦停止,碘缺乏病有可能“死灰复燃”。

  河北省碘缺乏病的防治现状

  2017年河北省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碘盐覆盖率分别是90.8%和91.64%。儿童和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3.2µg/L和157.1µg/L,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是2.83%,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河北省目前人群碘营养状态是基本适宜的。加碘盐是目前人群饮食中碘的主要来源,除了长期生活在高碘地区的人群、患有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的人群应该食用无碘食盐外,其他人群还是要坚持食用碘盐。盲目选择无碘盐和怀疑食用加碘盐导致补碘过量是不正确的。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关键词:防治碘缺乏病日,碘缺乏病,甲状腺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