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但近日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并不充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6月11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不断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各地有效拓展了大病集中救治病种范围,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水平,降低了贫困人口的看病负担,很多贫困患者从中受益。但从记者的调研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尽如政策设计的初衷,须引起重视。
在少数地方,基层对大病病种没有统一的认定,大幅增加大病兜底病种实施救助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病兜底兜得没了底线,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福利风险”,和健康扶贫政策有所违背。
个别地方的兜底政策“关怀过度”,已经暴露出问题。比如去年,某地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启动了“住院补贴制度”,贫困户根据住院等级不同,享受每天50元~200元不等的补贴。政府用心良苦,极少数贫困户一算账住院不花钱,能省下电钱、煤钱,还管吃的,导致住进去拖延不走。这种“大病兜底”政策可能需重新审视。政策执行走样变形,有违初衷,不仅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序良俗,还会让其他非建档立卡的住院患者有看法。
更关键的问题是,过度兜底有可能导致医保基金面临风险,让本来财政就很困难的贫困县“压力山大”,且这碗“福利饭”不可持续。
兜底,而不是全包,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政府要做好“精算”工作,除了用好医保资金、民政救助资金等外,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让贫困患者生病不慌,有所依靠,才能减少“福利风险”。大病兜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仅需要尽力而为,更需要量力而行。不然,好心也会办坏事。要积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尽快研究形成符合实际、可操作、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