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世界肝炎日”:这些常识要知道!

2018-07-28 08:19:34 作者:郭红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分享:

  导语:2018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第八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关于肝炎,这些常识你了解吗?跟小编一起来恶补一下吧!

  世卫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7月28日确定为“世界肝炎日”,以加深对肝炎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并促进世界各国加强感染防控措施。

  选定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是为了纪念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他是乙肝病毒的发现者,又是首个乙肝疫苗的研发者。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肝炎病毒在人体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肝纤维化,久而久之发生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导致死亡。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常见的肝炎类型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多种型别。

  甲型肝炎病毒(HAV):潜伏期通常为14-28天。甲肝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过人与人的接触或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大多数甲型肝炎感染病例症状轻微,大多数人会完全康复并获得持久免疫力。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有时可导致高死亡率重型肝炎,即急性肝衰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保障食品饮水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办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潜伏期平均70-80天。乙肝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受感染的血液、精液及其他体液;分娩时通过受感染母亲传给婴儿,或家庭成员传染给婴儿;通过使用污染过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污染的注射器或注射毒品传播。乙肝可造成急慢性疾病,在急性传染期没有症状,如造成慢性感染,可能逐渐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感染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中,90%以上在6个月内会痊愈并完全清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成为慢性疾患的可能性取决于一个人受感染时的年龄。6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病毒,最终转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幼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HCV):潜伏期为两周至6个月。丙肝常通过接触受感染血液传播,包括使用丙肝病毒污染过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污染的注射器或注射毒品,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或通过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传给新生儿。丙肝感染初期,约80%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随后,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其中5-20%会出现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检出丙肝病毒抗体表明受检人被感染或者曾经被感染过,需进行核酸检测确诊。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

  丁型肝炎病毒(HDV):丁肝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双重感染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和后果。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肝病毒感染带来保护。

  戊型肝炎病毒(HEV):潜伏期平均为40天。戊肝大多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内会自愈。在罕见情况下,急性戊肝会造成暴发性肝炎即急性肝衰竭和死亡。怀孕妇女最易患戊肝导致的产科并发症,在孕晚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20%。戊肝流行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南亚。2011年,我国批准了首个预防戊肝病毒感染的疫苗,目前已在部分地区上市。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不同型别的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比如进食受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贝壳类食物。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品。

  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另外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时可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忌盲目用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和危害均与乙肝相似。文身、使用公共剃须刀均是高危行为。建议大家不要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穿刺和文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戊肝预防措施与甲肝相同,如保护水源、加强食品管理,改善卫生设施等。

  肝功能衰退有哪些症状?

  1、腹部疼痛,皮肤瘀斑

  如果总是感觉到右上部位腹部疼痛并且肿胀,那说明肝脏已经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肝脏具有合成凝血因子的功效,当发生肝脏疾病时常常会并发凝血的障碍,从而有出血的危险,皮肤上会出现出血点或瘀斑。

  2、皮肤或者眼睛发黄、蜘蛛痣

  正常的肝脏可以处理废弃的血细胞并且会产生一种黄色的化合物,被称作胆红素。如果肝功能下降的话胆红素就会慢慢的堆积在血液里面,让眼睛和皮肤变黄色,尿液发黄、粪便浅色。当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时也容易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扩张的毛细血管,从而出现了蜘蛛状的色斑,一般是发生在上半身。

  3、关节的疼痛、意识混乱

  肝功能衰退时也会出现关节的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关节疼痛、全身疲劳等。当肝脏受到损害时大量的铜会堆积在大脑以及血液中,容易引起老年痴呆,意识出现混乱。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情况,以及因肝炎引发的疫情引人关注。对于这一“沉默的疾病”,广大市民需要提高认识,积极面对,有效预防是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重要措施。

  防患于未然:免疫接种,母婴阻断

  “防治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就是免疫接种。”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免疫控制乙型肝炎专家组成员庄辉指出,接种乙肝疫苗能帮助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孩子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而且越早越好。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13年来为2亿儿童接种,接种率达到95%以上,及时接种率90%以上。少年儿童群体中慢性乙肝病毒伤害下降幅度达97%。

  “免疫,使得中国当代儿童几乎完全免受乙肝病毒威胁,为他们提供了终生保护,这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成功范例。”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同时强调,必须保持警戒,出生后当天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并在婴儿期内完成另外两针乙肝疫苗接种。

  加强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是防患于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我国每年约有乙肝孕妇70万至100万人,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流程,可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提高乙肝免疫接种成功率。

  “在联合免疫接种的基础上,结合对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进行抗病毒药物干预等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甚至达到完全阻断。”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侯金林教授说。

  据了解,我国自2015年启动“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推动妊娠慢乙肝患者的诊治方案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已有63家医院参与,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妊娠乙肝诊疗地图。

  早诊早治:提高疾病知晓率和诊断率

  “中国有近1亿人是慢性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携带病毒。如果这些人不进行治疗,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状态会恶化为癌症等致命疾病。”施贺德博士介绍,慢性肝炎会带来很高的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可能引起过早死亡。

  相对于甲肝和乙肝而言,丙肝更像一个“隐形杀手”。调查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不到四成,80%的丙肝患者没有症状。

  庄辉认为,我国丙肝防治在认知率、诊断率、治疗率以及药物可及性、可负担性等多方面都落后于乙肝。

  庄辉说,消除丙肝必须直击薄弱环节,除了要加强治疗的可及性,还需要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将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治疗落到实处。让公众,尤其是未感染的高危人群、未被诊断的患者了解丙肝感染途径,实现早检测、早诊断;让确诊但未治疗的患者了解丙肝危害,采取早治疗;让正在治疗的患者了解丙肝可以被治愈,尽早开始规范治疗。

  而对于乙肝的治疗,庄辉认为,规范用药是关键。随着长效干扰素等药物的发展应用,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可以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乙肝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患者坚持规范用药,是有望实现“临床治愈”的。

  消除歧视:打破谣言和误解

  2015年4月,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因携带乙肝病毒被安排单独住宿,留下遗书后在大学宿舍内自杀。

  近年来,尽管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性入学、入职体检等文件规定已被废除,但人们心中的阴影仍未完全消除。歧视,是许多肝炎受害者不敢正视病情、不敢接受治疗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不愿意和慢性肝炎病人拥抱或握手,有些人甚至因为肝炎而被迫离职或根本找不到工作。害怕感染,是歧视背后的主要因素。这种害怕,主要是因为对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缺乏了解。”施贺德博士认为,这需要进一步开展公众教育。

  医学研究早已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

  庄辉介绍,大学生同宿舍居住,一起吃饭、面对面谈话是不会传染乙肝的。直接的皮肤接触也不会传播,除非碰巧有皮肤创伤或者粘膜破损,令带有乙肝病毒的体液由此侵入,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

  他建议,要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合法权益,还要加强相关科普宣传教育,让人们正确认知并掌握相关的防控知识,从而加快终结“无声的疫情”。

  肝功能衰退吃什么比较好?

  1、富含纤维的食物

  全麦谷物以及面包里面含有的膳食纤维非常的高,能够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肝功能可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水果蔬菜,比如海带、木耳、芋头、地瓜、洋葱、裙带菜、南瓜等。

  2、多补充鱼类

  平时可以多吃沙丁鱼、金枪鱼、鲑鱼等,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可以防止胆固醇的堆积,每周吃一次鱼能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里面含有的卵磷脂和鱼油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保护了肝脏。

  3、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证了血管的通畅,含有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食物,包括马铃薯、柑橘类的水果、花椰菜、番木瓜、草莓、深绿叶的蔬菜。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成分,能够防止肝细胞受到其他物质的损害。同时也要适当的补充豆制品里面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能够把体内的胆固醇排泄出去。

  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护肝和保肝的工作,避免乱使用一些药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营养的均衡,远离烟酒以及发霉的食物,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你对肝炎知道多少?

(据新华网、人民网、长城网等综合)

关键词:肝炎,常识,健康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