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亮剑”餐具安全!保定全省率先用“二维码”为餐具定制“身份证”

2018-08-24 08:22:38 作者:吴云欢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餐饮具卫生安全与消费者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餐饮具信息公示是河北省卫计委的十二件惠民实事之一。日前,保定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试点工作,赋予企业二维码,相当于为餐饮具定制了“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检验等内容。近年来,河北省以“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为平台,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组织保障、法规制度、科技支撑、质量追溯、监管责任和社会共治“六大体系”,勠力同心实施“十大工程”,大幅提升了全省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领导上台拼接企业二维码。 李晨曦 摄

  保定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工作为餐饮具定制“身份证”

  日前,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在保定举办全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信息公示试点启动仪式,标志着我省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由传统监督模式到“互联网大数据”下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模式的转变。

  餐饮具卫生安全与消费者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餐饮具信息公示是河北省卫计委的十二件惠民实事之一,保定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试点工作,实现了监管模式的创新与转变。赋予企业二维码,相当于为餐饮具定制了“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检验等内容,又可了解监管信息,并参与监督和互动。通过公示平台将餐饮具消毒服务单位、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企业自律,从而建立餐饮具可追溯系统,让群众知情选择,放心使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合格、安全、放心、绿色的餐饮具,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二维码信息公示,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不仅规范经营活动,提升技术水平,给消费者提供卫生安全的同时,消费者又可自主选择,引导市场导向,让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方便群众扫码获取服务信息,搭建公众参与产品评价、投诉举报的互动平台;鼓励餐饮业可以选择质量好的消毒餐饮具提供给消费者,共同铸就餐饮业最后一道食品安全屏障;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方式,监督员査看企业评论、评分和自检结果,促进卫生监督模式转变,达到快速反应、精准执法、提升监督效率的目的,实现卫生监督在百姓身边。

石家庄某菜市场整洁的环境。记者 刘澜澜 摄

  事关舌尖上的安全!河北未来三年这样打造“放心食药”

  今年,河北发布了《“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能力显著增强,食品医药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建设地方标准、治理非法添加……农业源头污染治理实现新突破

  推进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建设,到2020年,制定或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50项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得到有效治理,农产品产地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建立食品快检室、开展专项稽查……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新进展

  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HACCP体系;完成16个以上集中生产区的整治提升工作,集中交易市场整治提升率达到100%,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立食品快检室,每个市各创建一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80%以上餐饮服务单位达到“清洁厨房”标准,80%以上集中用餐单位以及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企业(单位)量化等级达到良好以上;各市至少建成1个区域性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特种毛皮动物胴体肉等集中无害化处置中心。

  建设网络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交易监测和云稽查系统,严厉打击网络销售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针对非法添加、制假售假、消费欺诈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稽查;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每年选取10个以上重点品种开展风险分析;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制度;食品药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稳定在80%以上。

  “黑名单”管理、失信联合惩戒……社会协同共治形成新格局

  党委领导责任、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各级政府每年主导解决1-2项影响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的重点问题;统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力量配置,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的首要职责。

  深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落实“黑名单”管理、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和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到2020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基本达到“京津冀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目标;做好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面达到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要求。

  大数据、风险监测……监管能力跃上新台阶

  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广泛应用,智慧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基本实现乳制品、酒类、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等重要产品全程可追溯;加强省、市、县三级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食品快检车配备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食品风险监测覆盖市、县(市、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集群化、高端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县级政府统筹规划、建设、改造适宜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生产经营的集中场所和街区。到2020年,食品小摊点进入政府划定区域经营的比例,各市和各县(市)主城区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督促省内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工作;鼓励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产品向高端化迈进,食品医药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食品安全连着千万家。图为消费者正在信誉楼百货裕华店卖场选购食品。张青果 摄

  十大系统工程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河北省以“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为平台,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组织保障、法规制度、科技支撑、质量追溯、监管责任和社会共治“六大体系”,勠力同心实施“十大工程”,大幅提升了全省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两个创建”工程。

  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全省168个县(市、区)用三年时间、分三批完成创建任务,夯实了基层基础,推进了社会共治,奠定了全省食品安全总体平稳的基础。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历经三年努力,2017年6月29日,石家庄市、唐山市、张家口市被授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在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15个城市中占三席。为巩固提升创建成效,2017年8月,组织其余8个设区市开展创建活动,实现了创建工作全省域覆盖,着力在解决农兽药残留治理、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加强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等9个方面创出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食品生产聚集区整治提升工程。

  首批对14个食品生产集聚区进行集中整治,引导生产经营户进园入区,采取人员、设备、物料、制度、卫生管理“五统一”措施,实施规范提升,园区企业管理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双双迈上新台阶。在此基础上,今年启动第二批18个食品生产集中区的整治提升,以“三治理、四提升、六统一”为重点,大力推动食品生产集中区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区域性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为促进全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程。

  “打开一堵墙,后厨见阳光”。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隔断厨房、网络厨房四种模式,8万余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占持证餐饮单位的90%以上。通过实施“明厨亮灶”,有力提升了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方便了部门监管、群众监督。

  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安全快速大道”打造活动,2015年-2016年,率先将京港澳、京哈、京张、张石高速河北段打造成为“明厨亮灶”示范单位,使高速路成为餐饮食品安全“第一窗口”。预计到2018年底,全省境内139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将全部实现创建目标,服务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出行人员餐饮食品安全将更有保障。

  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双提升”工程。

  紧盯食用农产品上市第一关口,以提升市场开办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部门执法水平为主要内容,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2017年首批对114个市场进行整治提升,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量化评分,88个市场通过验收,有效提升了河北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使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更安全、更放心。

  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公示工程。

  在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全环节实施监管公示制度,近33万家企业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及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人员、监管部门举报电话等日常监管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亮身份、明责任,自觉接受监督。

  网格化监管工程。

  构建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建立一级网格195个,二级网格2481个,三级网格53799个,入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5万余人,基本实现了有体系、有人员、有制度,广大基层协管员在调查摸底、隐患排查、集体聚餐登记、食品三小管理、食药安全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弥补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延伸了基层监管关口,有效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食品溯源系统的二维码。记者 刘澜澜 摄

  “智慧食药监”工程。

  编制了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建立了涵盖“一个云计算机房,一个基础数据中心,八大业务平台,47个业务子系统的“智慧食药监”信息化监管体系。研发了“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APP,平台录入各类数据300余万条,软件下载量37万人次,访问量686万人次,开启了掌上监督新模式。

  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

  河北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4.7亿元、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11个设区市检验检测机构改建新建,市级检验检测资质认证项目成倍增长;申请资金支持7个县建立了专业食品检验机构,为6个市配备了食品快检车;168个县(市、区)建成了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统一配备了常规检验仪器设备;1400多个乡镇监管机构建立了快检室,配备了食品安全快检食品设备,弥补了基层检验检测能力薄弱短板,为科学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食品“三小”治理工程。

  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使处于盲点的食品“三小”监管有法可依。截至2018年7月20日,全省37.8万余户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第一次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成为食品经营业态的合法一员。“三小”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食品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群众感受最深的小餐小食更安全、更放心。

  隐患排查治理工程。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省有关部门聚焦食品安全风险,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清单管理机制、动态监管机制,有效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地沟油”、校园及周边、“两超一非”、食品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网络订餐、乳制品、畜禽水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有力震摄了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食品市场环境。

  【长城评论】时时刻刻守护民众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今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仍然颠簸不破。怎样才能让百姓吃的放心,是改善民生要求所在,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所在。

  围绕食药安全,河北省系统性推出“十大工程”,既有落实国家政策的“规定动作”,也有结合河北实际因地制宜推出的食药监管服务措施,收效显著,彰显了食药工程的严密性、必要性和前瞻性。“十大工程”的推进,是保证群众食药安全的切实需求。这些工程,则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工程。如石家庄市、唐山市、张家口市2017年率先在河北省内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三座城市创建举措积累的经验,对于推动全省其他城市创建工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极大提升了全省创建进程。

  无责任不法治。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须臾离不开违法必究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须臾离不开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违法行为的责任落实。不管是近期被各方广泛关注的疫苗案件还是其他食品安全案件,都需要不折不扣地在工作中明确各方责任。既要抓市场主体的食品药品安全,也要抓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只有织密责任网络,夯实隐患排查治理工程,才能杜绝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河北日报、长城网、河北新闻网等综合)

关键词:责任编辑:崔梦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