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笋近影。陈江文摄
今年春节前夕,记者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采访神经内科副主任张笋时,病重的她脸色有些苍白,但依然面带微笑,精气神十足。她的微笑发自内心,展现着一名军医笑对人生坎坷的乐观心态,诠释着爱患者胜过爱自己的高尚情怀。
她的微笑,充满对患者深深的爱
“看,头发都长出来了,现在有空就到科里看看患者。”张笋微笑着说。
张笋的病情远不像表现的那样轻松。她患的是恶性脑部胶质瘤,不久前还因为癫痫发作生命垂危。
“自己的成长进步来自党和军队的培养,本想多回报一些,可是身体不争气了。”张笋坦言:“我不畏惧死亡,但病人需要我,还有太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带着这些牵挂,她微笑着走进了一个个病房。
去年2月19日,张笋像往常一样查房,叮嘱病人注意事项。患者们不知道,第二天她就要接受开颅手术。张笋把负责的23个病人情况向同事一一交代并嘱咐:“明天是我的门诊,请记着帮我值一天班。”
手术那天凌晨,张笋的病人、曾因脑干出血多次住院的周田安感觉身体不适,老伴拨通了张笋的电话。张笋耐心地指导用药,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术后第8天,她就笑呵呵地回到了科里,为了不让患者知道病情,还特地戴上了假发。
老病号马金重因脑干梗塞复发住院,要看张笋的专家号。还在恢复期的张笋来到病房:“来看我的手指,有没有重影……”“没大问题,注意休息好得会更快。”张笋为马金重做了详细检查。同事提醒她:“你自己也要注意术后休息。”她摆摆手向下一个病室走去:“趁我还能工作,就要去治疗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生命。”
她的微笑,架起与患者沟通的桥梁
去年盛夏的一天,气温达到38℃,50多名患者及家属从省内多地自发赶到医院看望张笋。在给医院领导呼吁救治张笋的倡议书上,密密麻麻写着53个人的名字,按有一大片红手印。
倡议书的发起人是河北无极县农民王茂林。2010年初,王茂林的母亲突然身体发麻,在当地医院治疗多日不见好转。当年年底,他的父亲又心脏病复发。两位老人慕名找到张笋,经她精心诊治,都康复出院。
“张医生的关心一直没有中断,如今我父母80多岁还身子骨硬实,她是我们一家的恩人!”王茂林感激地说。
作为科室副主任,张笋一周只需出两次门诊,可她坚持每天查房,所有病人都要看看才放心。“一名医生,技术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从医17年来,张笋没收过一个红包,没接到一起投诉,没出现一次差错。
家住河北栾城邢文翠的儿子头疼,跑了几家医院都查不出病因,辗转找到张笋求诊。经仔细检查,张笋开了3天的药总共才55元。3天后,患者的病情就明显好转。
她的微笑,诠释着军医的责任奉献
2006年,医院受命组建中国第5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张笋随队出征。
在利比里亚,死亡率极高的疟疾成为医疗队接诊的常见病。一名患者破溃分泌物布满前胸后背,散发着恶臭。张笋没有嫌弃,微笑着为他制订治疗方案。经检查患者患有艾滋病,年轻护士第一次面对不敢操作。“科学操作就能避免感染。”张笋全程诊治,直到患者出院。
在维和的8个月里,她和战友们共接诊病人8400余人次,医疗队员无一人染病。一年半之后,张笋再次出征,参加中国和加蓬共和国组织的“和平天使—2009”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张笋和同事们接诊1.8万多人次,实施手术300多台。
“咱得腾出重症监护室给更需要的患者,我是医生知道回家后该怎样治疗。”开颅术醒来后张笋就和丈夫商量。出院第5天,她一个人去放疗不让家人陪护。后来放疗化疗同时进行,张笋的头发开始脱落,但她每天都笑呵呵地安慰丈夫。
“捐出1.1万元作为特殊党费,希望党组织帮我把一半捐给看不起病的贫困患者,另一半捐给刚考入大学的贫困生……”去年七一,张笋交了一笔特殊党费。去年年底,病重的张笋又向党组织递交报告: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捐出所有有用的器官。她说:“自己最大的幸福是被患者需要、被部队需要、被社会需要,能被人所需要是她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