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男,河南嵩县人,1928年1月出生,1948年8月考入华北医科大学并入伍,1950年11月至1952年底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2月回国后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1978年12月入党,1984年4月任该院心胸外科主任,1993年5月批准离休。几十年来,他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争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多次立功受奖,1988年被北京军区后勤部树为医德医风建设标兵,1992年8月受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和军区纪委的通报表彰。他领导的科室3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并荣立集体三等功。1996年3月5日,他经组织批准到河南省嵩县义务扶贫行医,1996年10月7日上午10时30分,在该县医院病房查房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9日凌晨4时50分以身殉职。1997年3月,国家卫生部、总后勤部和北京军区党委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在医疗卫生系统向他学习。
1996年10月7日凌晨,著名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原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石磊,在河南嵩县义务扶贫行医中,突发脑溢血,不幸以身殉职,终年68岁。
这消息象晴天里滚过一声惊雷,震颤着人们的心。医护人员眼含热泪,轻轻剪开石磊临终时穿着的白大褂,为他换上崭新的军装,安放在灵车上。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把县医院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长跪不起,哭喊着:“石大夫,要死我们替你去死,乡亲们离不开你呀!”有的患者请求,把石主任安葬在家乡的土地上。
为石磊送行的人群簇拥着灵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车子动不了。泣不成声的院长蔡公超站在台阶上,说了句令人心碎的话:“乡亲们,石主任是从白求恩身边来的,他一生最崇敬白求恩。现在,我们送他回白求恩身边去吧。”人群这才慢慢让开一条通道。灵车缓缓,哭声相伴。从县医院到城外不足一公里路,灵车走了近3个小时。
一向少雪的西部伏牛山区,去年冬天连降了两场大雪,当地老百姓说,这是苍天在为好医生石磊送行。
国家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北京军区党委、河北省委、河南省委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广泛开展宣传学习石磊的活动。
“我们没见过白求恩,但学过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石大夫最像毛主席文章里写的白求恩”
1996年3月5日,石磊向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党委递交了一份特别的报告:
“我的老家河南嵩县是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地区,我又是搞此专业,根据我个人目前身体情况,还可以为家乡做点工作,特向组织申请并保证,到嵩县行医,一定要继承白求恩精神,决不会去做坑害乡亲们的事情,不做有损部队和医院声誉的事情……”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是全国特困县之一,目前全县50万人口中,仍有1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更令石磊揪心的是,那里是消化系统癌症高发地区,发病率为千分之四,每年都有上百名患者千里迢迢投奔和平医院,找石磊诊治。患者一次外出的费用需上万元,为此,许多人卖房贷款,倾家荡产。石磊每接待一批家乡的患者,心里都增添一份痛楚和忧虑,常常暗自垂泪。
老伴周淑英理解石磊。他自1948年8月考入华北医科大学并入伍,1952年底从抗美援朝前线归来到和平医院工作,几十年间极少回家乡,但他心里一直眷恋着嵩县。帮助家乡医院尽快开展胸外科手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减轻负担,这是石磊藏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愿望。
但是,周淑英担心石磊的身体:“你毕竟是68岁的人了,又患有20多年的高血压,独自一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怎叫人放心呢?”这时,远在美国留学的小儿子也打来电话,劝父亲放弃此行,在家里安度晚年。然而,石磊的决定,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3月11日,得到组织的批准后,石磊如同战士听到冲锋号一般,从家里取出5000元钱作盘缠,于当晚急匆匆乘上开往洛阳的火车,12日早晨又转乘汽车一路奔波到嵩县。半小时后石磊便穿上白大褂,走进了嵩县人民医院病房。
按惯例,医院向石磊提出了报酬问题:每月两千元,外加专家手术费和专家挂号提成费。石磊当即一口回绝:“我只想多为群众做点事,报酬一分也不要,为钱我就不到嵩县来。”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他建议医院取消了专家手术费和专家挂号费,病人找他看病和手术一律按普通收费标准。
3月19日,石磊在嵩县主刀作了第一例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名叫张变,是位来自偏远山区的老太太。从各类检查到手术实施,石磊都精心安排,精心操作。病人入院第4天,就进行手术,术后第5天病人就能下地走路,第9天康复出院。结帐时,各类费用加在一起才花了2340元,与以往外出手术者相比,还不到三分之一。如此高质量、低费用的手术,使石磊的名字迅速传变四邻八乡,患者接踵而至。
一次,一位老年患者手术后出现心衰,石磊闻讯赶到病人床前,观察抢救三天三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出院那天,老人的儿子拉着石磊的手说:“我们没见过白求恩,但读过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石大夫,你最象毛主席文章里写的白求恩!”
3月的嵩县,春寒料峭。石磊在连日手术后病倒了,但他放心不下这天手术的一位高龄患者,坚持上了手术台。术中他发起高烧,双腿直打颤。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他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医护人员只好在手术台旁为他挂起输液瓶,直到指导手术顺利完成。
农妇张变玲住院时正值酷暑,她不断地咳出脓血痰,身上也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整整20天,石磊在治疗中,天天仔细察看张变玲咳的脓血痰,并凑近去闻,感动的病人泪流满面:“石大夫,就冲你这负责态度,我就是现在死了也不怨。”
9月27日,是农民患者董杰娃的手术日。手术的前一天,县医院外科主任刘文乾忽然想起第二天是中秋节,便找石磊商量是否等过了节再做手术。石磊摇摇头,回答说:“人能过节,病不能过节。手术拖一天,病人就多一天痛苦,也多一天的住院费。”就这样,当人们阖家团圆之际,石磊却在手术台前忙碌了6个半小时。
紧接着10月3日,石磊又为农家妇女鲍润玲做了开胸手术。鲍润玲刚去北京做过检查,来回路费加拍一张片子花去两千元,一家大医院要她交2万元押金才给做手术,因凑不够这个数额而返回嵩县。石磊得知这些情况,不顾连日劳累,以最快的速度为她安排手术。手术从上午8点半一直做到下午3点。之后,石磊又每天亲自给她换药。
石磊一再要求医院给他退掉套间住房,住普通房,吃平常饭,有时因手术误了吃饭时间,就在街上吃碗面条了事;走亲访友,他从不用公家的车,近处骑自行车去,远一点就花钱租辆三轮“蹦蹦车”;与家人打长途电话,他也从不用医院的公用电话。这一切都是为了节省医院的开支,多为病人谋福利。当他听说科里多收了一位患者200元手术费,很是生气,当即让人把钱退给患者。
石磊牺牲后,人们从门诊登记本上查到,从3月12日至10月7日,他共给1100名患者看病,他有45个节假日是在为患者看病中度过的。仅“五一”这一天就接诊了12名患者。就是在平时,只要白天看不完,就让病人晚上到他住的房间接着看。于是,县委招待所101房间便成了石磊下班后的诊所,有时一晚上挤进来几十拨病人……
石磊原计划在县医院做50例手术,讲10次课。他倒下前,手术做了47例,课讲了5次。
老伴周淑英默默整理着石磊留在嵩县的遗物:一副听诊器,几件换洗衣服,一双沾满泥土的布鞋。他在嵩县行医分文未取,从家里带去的5000元钱只剩下646.8元。
石磊把一切都献给了家乡,在接他的遗体时,嵩县医院的领导执意要把12000元钱作为安葬费给他的家人,可周淑英态度很坚决:“这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收,收了就违背了老石的心愿。”嵩县县委书记尚成富提这件事泪水汪汪:“石主任真是个清清白白的人,他的家庭也是个有觉悟的家庭”。
“手术刀就是武器,一定要用好这武器。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
“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这是石磊以毕生心血实践的从医之道,他在和平医院心胸外科担任领导20年,一向以“严厉”著称。手术前,他向医务人员提问手术要领、注意事项,回答不好不让上手术台,许多年轻的医生和护士都被这一招“制裁”过,而一次“制裁”,就给医护人员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手术时,他不许医生说一句闲话,不允许医生有捏、拉、拽的动作,双手每次插入刀口前要蘸一次生理盐水,以免摩擦其他健康器官。有些医生手术中不习惯蘸水,他就强行把他们的手按进水中……正是凭着这种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的态度,石磊行医48年,创造了千例手术无差错的奇迹。
4月初,石磊主刀为三门峡市一名青年女工石桂珍做胃底平滑肌肉瘤切除手术。手术整整做了2个小时,切口长达30公分。麻醉师和其他医护人员,见石磊年纪大,怕时间长了吃不消,都主张采用皮肤间断缝合法,快点做完手术,好让他早点休息。石磊却说“年轻女同志更爱美,我们怎么能图省事,给患者留下终身的遗憾呢。”当时他尽管很累,额头上直冒虚汗,腿也开始颤抖,但仍采用皮下连续缝合法,一针一线认认真真地缝合了伤口。事后,女患者得知这一内情,顿时双眼涌满了泪水。
嵩县医院的条件简陋,手术室仅有一台旧麻醉机,冬季取暖全靠几个电炉子。有人问石磊:“这样的条件适不适合做开胸这类大手术?”石磊反问一句:“总不能把病人拒之门外吧!”嵩县大坪乡李沟村村民李风学56岁,患胃窦癌后一个月不能进食,瘦得皮包骨头,到县医院时血色素只有3克。为晚期癌症患者做手术,死亡率本来就高,加上患者已虚弱至极,同行们问石磊:“你这么大名气,万一手术做砸了……”石磊却说“当医生不能只顾个人名气,首先要顾病人的生命。”术后9天出院的李风学逢人便说:“如果不是石大夫,我的骨头早就敲得鼓响了。”
以救人为准则的行医之事,石磊做了几十年,甚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乐此不彼。有两对母子的故事,被群众广为传颂。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小伙子领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来和平医院看病,经石磊精心检查,老人被确诊为晚期癌症。小伙子为尽孝心,决定卖掉房屋,请石磊为老母亲做手术。按说,病人有这个要求,医院又能创收,是双方都愿意的事。但石磊坚决不同意:“开刀毫无益处,只能是白花钱。应该保守治疗。”
小伙子听不进去,一次次找石磊磨,最后竟跪在石磊面前:“求您给做了吧!就是没用,我心里也好受些。”
石磊一遍又一遍对小伙子解释道:“我要对病人负责,也要对你们今后生活负责。”小伙子终于被石磊的一片苦心所打动,同意为母亲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
与此相反的是,来自华北一个富裕地区的小伙子也领着母亲来和平医院看病,被确诊为早期肺癌。这位母亲早年守寡,就这一个儿子,可这儿子怕花钱,竟不愿给母亲做手术。善良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也不想做手术。石磊知道后非常生气,把小伙子叫到办公室:“母亲把你拉扯大容易吗?钱花了可以再挣,人死了不能复生,你若心疼钱,我石磊给你出!”回过头,他又去劝说那位母亲:“老嫂子,开了这一刀,你还能抱上孙子呢!”小伙子被感动了,当即在手术单上签了字。
几年后,这个小伙子提着一篮子红鸡蛋,专程来到心胸外科:“石主任,俺娘让俺给您报喜来了,她真的抱上孙子了,俺们全家要谢您一辈子啊!”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效益已成为医院不可忽视的一个“硬指标”。石磊也经常检查科里的收益情况,但他更关心的是患者的利益。他经常告诫科里的同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病人摆在第一位,治病救人决不能“向钱看”。
心胸外科刚建起重症监护病房时,按统一收费标准收费,一些危重病人感到费用过高。石磊找来护士长商量:“危重病人本来负担就重,对这些病人尽量少收费,把材料成本收回来就行了。”有的医生随意给病人开大处方、用贵重药。石磊大发其火:“来我们科看病的大多是乡下农民,我们不能乱花老乡的血汗钱。”
一天上午,科里正要开交班会,从病房回来的石磊铁青着脸,“咚”地一声,把一个输完液的空瓶子放在桌上:“护士长,拿一支注射器来。”大家一看,原来瓶子里还剩有少量的药液没有输完。这是一种名叫脂肪乳剂的药液,80多元一瓶。石磊用注射器抽出剩下的药液量了量,然后说:“大家算一算,35毫升值多少钱?农民要卖多少斤小麦?”
从此,每当输液时,护士们都要把瓶内的针头往下拔一拔,宁可多守侯在病人身边一些时间,尽可能将药液输到位。
“我家住在华北大平原,爱好共产党的光明磊落。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要谢就谢白求恩”
一位患者为感谢石磊的救命之恩,悄悄向医护人员打听石磊家住哪里、爱好什么,正好让石磊听到了。他哈哈大笑:“石磊家住在华北大平原,爱好共产党的磊落!”
磊落——这是石磊人生的又一境界。几十年来,他把廉洁行医作为人生准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拜金主义对医疗战线的侵蚀,他疾恶如仇,一尘不染,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维护了白衣战士的纯洁形象。人们赞扬他如一盏无影灯,洒下一片光亮,不留任何阴影。
嵩县得亭乡贲门癌患者方冬香,为了治病,卖掉三头牛,1000斤麦子,还贷款800元。术后,她家里人为感谢石磊的救命之恩,执意要请石磊吃顿便饭。大伙儿也感到又累又饿,便悄悄对石主任说:早过了开饭时间,大伙都还没吃饭,又是吃便饭,咱们去吧,实在不行就自己掏钱。谁知一落座,石主任便听说订了12个菜加一个汤,脸立刻就拉长了,扭头就走了出去,县医院刘主任追上去问:“说得好好的,怎么就走了?”石磊眼里含着泪说:“咱们一顿饭,要吃掉老百姓一头牛啊!这饭我吃不下去!”那天,他在街上吃了一碗一块五毛钱的浆面条。
1993年盛夏,一位姓李的病人家属为了让石磊亲自做手术,怀揣红包来到石磊的办公室。石磊问清原委后,对他说:“手术我上,但‘红包’你拿走。”
可这位家属不相信石磊的话。他曾到过多家地方医院,目睹了不少送“红包”的情景。由此,他也把送礼作为获得医生精心治疗的条件,认为石磊不收“红包”,就等于拒绝做手术。晚上,他又一路寻找,把“红包”送到了石磊的家。石磊再次耐心解释,把“红包”推到了门外。
这位家属仍不罢休,第二天中午又在一家大饭店订了一桌饭,请石磊赴宴。石磊再也忍不住了,气得拍了桌子:“告诉你,共产党还没到这个地步。你要给钱的话,十万块也买不动我。”
一个寒冷的冬天,来自太行山深处的一位病人住进了心胸外科,也想请石磊做手术,几经打听,他找到了石磊的家,掏出一个发黑的手绢,递上皱巴巴的200元钱。石磊望着这位受贫困和疾病折磨而过早衰老的山里汉子,想发火,却鼻子一阵发酸:“钱你放下吧,这个手术我一定上!”
手术那天,石磊叫来护士长马爱平,掏出那200元钱,叮嘱道:“等我进了手术室,你帮我把钱退给病人家属。”
胸外科几位护士长都当过石磊的“二传手”,她们帮助石磊一次次退掉“红包”,退掉金灿灿的戒指,退掉放在烟盒里的钱……难怪有人背地里说:“这真是个刀枪不入软硬不吃的倔老头子!”
回老家嵩县义务行医,石磊又把清廉之风带到了中原大地。有两位老教师见石磊什么礼也不肯要,便商议要到县电视台为他点首歌,然而,这个小小的心意也被石磊谢绝了。
在石磊的眼里,病人是没有等级、贵贱、亲疏之分的。找石磊看病的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省长还是百姓,他都一视同仁。对待那些来自农村的贫困患者,他倾注一腔热情。病人的住院费不够,他掏钱给垫上;住不起店的带回家;回家没钱的他买票。他还专门在家里为嵩县来的患者准备了一套炊具,大家称石磊家里是“嵩县患者接待站”。每年的除夕夜,他都要把热腾腾的饺子送到病房……
一位山东大嫂为给患心脏病的独生儿子治病,辗转数年受尽了折磨,最后慕名来到和平医院。石磊象待亲人一般,把母子俩接到科里,安排好床位,并亲自给他儿子做了手术。临出院时,这位大嫂感激不尽,上街花90元钱买了一块镜匾,请人写上“救命恩人”几个大字,送给石磊。石磊哪肯接受!他让护士长马爱平找来汽油将镜匾上的字擦掉,拿到商店退了,然后把90元钱塞进大嫂的包袱里。大嫂泪水涟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一把拉过儿子给石磊下跪。石磊赶紧扶住小孩,对他们说:“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要谢就谢白求恩吧!”
娘儿俩走到医院大门口,在洁白的白求恩塑像前停了下来。母亲对儿子说:“来,俺们给白大夫磕个头!”母子双双跪在白求恩塑像前,以中国传统最虔诚的礼节表达了心中的情谊。
大嫂领着儿子回家了,石磊却仍在想着退匾的事。他把科里的同志召集到一起,指着墙上的镜匾、锦旗说:“这都是病人花钱买的呀!接受了它也等于收了病人的礼。全摘下来,以后不许再接受这些东西!”
不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党委根据石磊的建议,专门将不收受病人的镜匾、锦旗列入医院文明行医规定之中。从此,这个故事也就成了全院医德医风建设的生动教材。
当社会上以经济实力衡量贫富,个别医务人员对“孔方兄”情有独钟时,石磊却对贫富另有高论,他说:“身穿白大褂,就应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千万不要为捞取一瓶酒、一条烟、一个红包而玷污医务工作者的形象。”
他逝世后,老伴周淑英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石磊的枕边整整齐齐地摆放着6封她写去的家信。在其中一封信的背面,石磊用红圆珠笔详细记载着在嵩县义务行医期间送红包患者的姓名、金额、家庭住址以及退还日期。手捧这珍贵的遗物,周淑英泪如雨下:“这才是我家的传家之宝啊!”
“我要做的最大文章,就是让青年人尽快超过我。只要能当好铺路石,我这‘四块石头’就有价值”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享誉军内外的著名心胸外科专家、研究生导师石磊,一辈子却没有留下多少论著。他的学生们无限感慨地说:“我们技术上和学术上的成熟,就是老主任用一生写下的一篇最好的无字论文。”
1987年国务院人才智力引进办公室给了和平医院一个出国进修心脏外科技术的名额。这是建院以来首次派人出国学习。按惯例,遇有重要的学习机会,科主任是理所当然的第一人选,石磊却毅然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极力推荐理论功底和技术都比较优秀的年轻医生郭斌出国。郭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进修心脏外科技术期间,刻苦钻研,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之后,他在石磊的推荐下,又连续两次赴加拿大学习进修。
郭斌从国外学习归来,石磊处处关怀备至,甚至不惜风险和议论,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1989年,科里接收了一个患升主动脉瘤的病人,这种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石磊早在多年前就成功地做过这类手术,这次却提出让郭斌主刀。郭斌深感经验不足而有点胆怯。石磊说:“我在你身边当助手,出了问题,我担着。”并果断地在手术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在石磊的密切配合下,手术获得了成功,郭斌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法乐氏三联症、四联症等重大心脏手术的成功率,郭斌想引进外国一些新的手术方法,可这些方法在国内极少运用。石磊为此先后三次主持召开论证会,明确表态支持郭斌大胆创新,并上下奔走呼吁,为郭斌争取到了更大范围的支持。郭斌深受鼓舞,刻苦攻关,1992年运用这种新技术创下20例手术无一死亡的奇迹。这一成果在全军心胸外科学术会上引起反响。接着,他又成功地开展了河北省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就这样,石磊把自己作为铺路石,把年轻的郭斌一步步扶持成长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全军闻名的心胸外科专家。1993年石磊退休,郭斌便成了北京军区最年轻的科主任、主任医师之一了。
其实,受到石磊无私关怀、热情培养的何止郭斌一人。他为科里所有的年轻医生都当过手术助手,利用各种机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传给年轻人。
早在多年前,石磊就发现急性脓胸治疗的新途径,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组织医生进行研究总结,并把撰写这篇论文的任务叫给了年轻医生李晓辉,从论文总体思路到内容设计,他讲得清清楚楚,稿子完成后,石主任又熬了两个通宵,查资料反复修改。李医生看到这篇论文浸透了老主任的心血,便署上了他的名字,石磊看后,提笔勾掉。说:“我要做的最大文章,就是让你们年轻人尽快超过我。”这篇论文很快发表在医学杂志上,并获得了全军优秀青年论文奖。
1983年初,护士马继红写了一篇题为《普通胸外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护理》的论文,请石磊指导。石磊每看一次,都认真提出修改意见。为了给这篇3000多字的论文积累典型病例,石磊竟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修改了6年之久,直至发表为止。如今,马继红已发表了30多篇论文,参与翻译、编辑、出版了4本书。她所领导的重症监护病房13名护士人人自学英语,人人发表论文,并在北京军区首家实行英语查房。
在嵩县义务行医期间,石磊利用晚上时间把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整理成教材,传授给县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他手把手扶持下,年轻医生赵冰超很块就能完成普胸手术了。他还常常告诫赵冰超:“学医先学德。”就在他临终前几天,还一遍遍和赵冰超念叨:“食管癌术后返流问题仍需好好解决,听说有些医院已有新突破,我们有空去看看。”
几十年来,石磊先后为本院以及其他军地医院培养了上百名专业人才。河南、河北、天津、山西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都有他的学生,多家医院在他的指导下,都开展了心胸外科专业。同时,也带出了一支人才整齐、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心胸外科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并荣立集体三等功,科室整体技术水平跃入全军先进行列……
石磊匆匆地走了。他68年的岁月似乎很平凡。然而,当他离去之后,人们蓦然发现,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那样夺目、耀眼。
一个雨雪轻飘的午后,我们来到华北烈士陵园凭吊石磊。我们发现,他的骨灰安放处,离白求恩的陵墓很近……而骨灰盒遗像的那双眼睛,仿佛在深情地注视着陵墓前那尊汉白玉的白求恩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