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库

从循证到指南,中医络病理论助力糖尿病防治基层实践

2021-04-01 11:52:11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承办的首届糖尿病基层防治大会/全国中医药糖尿病大会于福建泰宁顺利举行。全国糖尿病领域内多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议糖尿病防治基层发展策略及中医药在其中的应用。在大会的学术论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叔禹教授,分别对新近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及其中“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同时,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对“病理论指导2型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主题报告,为糖尿病防治的规范化及基层实践带来了切实指导。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微信截图_20201225145256.png

  在2017年版指南的基础上,今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再次更新,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教育工作,提高基层医生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医疗同质化进程,提供与时俱进的指导,从而实现防治、根除糖尿病的目标。在本次会议上,朱大龙教授对新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一一介绍。 

  更新要点一:糖尿病患病率

  2020版指南纳入了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根据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更新要点二:

  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这也是CDS开展“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的结果。

  更新要点三: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控制目标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更新要点四: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1.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2.使用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可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3.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4.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A)

  更新要点五:领先国际率先完成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图片2.png

  更新要点新添章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1.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的5%~10%。(A)

  2.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A)

  3.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B)

  更新要点血糖监测章节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2020版指南: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B)

  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更新要点低血糖分类

  低血糖:血糖<3.9 mmol/L且≥3.0 mmol/L

  低血糖:血糖<3.0 mmol/L

  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

  更新要点更新CKD进展风险及就诊频率

图片3.png

  注:表格中的数字为建议每年复查的次数;背景颜色代表了CKD进展的风险:绿色为低风险、黄色为中风险、橙色为高风险、红色为极高风险。

  2020版指南还对糖尿病与中医药治疗章节进行了更新,同时还新增了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泵以及人工智能在2型糖尿病筛查和分级诊疗中应用的要点内容。

  对于未来,朱大龙教授指出,应更加重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顺应中国国情和医疗改革大势,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长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指南“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的更新解读

图片4.png

  作为新指南“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章节的牵头编写专家,杨叔禹教授对这一章节的更新进行了解读。杨教授介绍,新版指南的“糖尿病与中医药治疗”由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国内多个学会组织专家参与,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2017版指南的基础上,吸取多方面意见与建议后修订而成。

  在新指南中将2017年版指南中的“糖尿病与中医药”修改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这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协同降糖、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等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新指南系统梳理了糖尿病包括传统的辩证方法、新增了对于中医症型的解释,从而帮助西医大夫更好、更快地接纳理解。在治疗方面,新指南分别对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合并症期的作用进行论述,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增加了针灸、针刺、外用熏洗、太极拳等中医传统体育锻炼方法,进一步补充了中医药传统医学的重要优势部分。

  杨叔禹教授指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还将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宣讲解读活动,帮助更多的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能够熟练掌握指南,规范临床治疗。杨叔禹教授强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抗击糖尿病是中医与西医共同的目标,两者携手并肩,共同发展,能够更加丰富治疗手段,让糖尿病患者从中获益,将健康中国的事业推向更高、更广阔的视野。

  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研究

微信截图_20201225145718.png

  2017年版指南中,在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被推荐用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本次大会上,吴以岭院士对病理论构建及发展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分享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系列理论及研究。吴以岭院士介绍,在络病理论体系中,气络学说 “承制调平”核心理论,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及伴随发生的气化运动揭示了“气、血、津、液、精”形气转化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密切相关,对临床包括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络学说认为,糖尿病患者气化运动的失常主要与“脾”有关。脾运化水谷精微,脾失健运痰瘀阻络,而胰腺“孙络-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胰岛β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关键因素。在“通脾络、运脾津”治则的指导下,通络中药津力达颗粒及通心络胶囊被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为这一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方案。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津力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系统效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靠:1)保护胰岛组织、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超微结构,促进胰岛素表达;2)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受体,降低升血糖素水平、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3)调节脂代谢紊乱、激活棕色脂肪、降低BMI、减少腰围、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上述效应均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研究者还对力达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182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力达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1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由于确证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力达颗粒也被纳入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之一。

  在防治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方面,通络中药通心络被证实可发挥有益作用。如对于糖尿病肾病,通心络可通过保护肾微血管,实现保护肾单位、抑制肾脏纤维化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作用;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心络能够减少神经纤维髓鞘的病变程度和血管内红细胞淤积,减轻神经氧化应激反应;而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心络可通过保护微血管,减轻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此外,对于糖尿病肢端坏疽,津力达联合通心络方案的疗效也得到了临床验证。值得指出的是,包括通心络用于糖尿病肾病相关研究在内的“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项目在2019年重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凸显了这一系列研究的重要科学价值。

  吴以岭院士在总结时指出,络病理论是医学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当将其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不仅让其造福于我国的患者,也让这一理论体系能走出国门,造福全人类。

  小结

  众所周知,在我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历史悠久,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次新增中医药章节,本次新指南再次对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予以充分肯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朝晖教授在大会学术论坛总结时指出,通过国内中西医领域专家多次讨论和不断修订完善,新指南充分体现了在现今糖尿病诊疗的大模式和目前中西并重首重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医药融入糖尿病防治,指导临床,指导基层的学术理念和重要临床价值。随着糖尿病中医药防治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津力达颗粒、通心络胶囊等具有充实循证医学基础的药物助力下,中医药糖尿病防治工作会更扎实深入,其旺盛的生命活力也将不断为基层医生带来更好的应用价值,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关键词:循证,指南,中医,络病理论,糖尿病责任编辑: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