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不要让物理隔离变为心理疏离

2022-05-30 10:39:09 作者:陈武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

  从春天到初夏,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一些城市按下了“暂停键”。疫情隔离了人们的活动,但隔离不了人心。面对困难和挑战,人们齐心协力、携手同心,艰难中见证了美好与情谊。我们相信,有难一起扛,有坎儿一起跨,那些熟悉的人间烟火终将回归。

  唐静(化名)两个月没有出校门了,每天都在盼望校园封闭管理结束,能出去寻觅美食;黄阳(化名)在出差的时候,由于“时空伴随”,绿码变为红码,被就地隔离,许多正常的工作没办法开展;王芳(化名)的老家疫情形势严峻,爸爸患有胃病,本应该定期去医院治疗,但因疫情打乱了治疗节奏,她非常担心。

  以上是三个“隔离”的例子,隔离是一种物理上的防疫措施。而这种物理上的隔离是否会转化为心理疏离,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疫情中,心理疏离主要是指在隔离期间,人们的现实和情感需求会受到影响,社会交往和互动方式会发生改变,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心理疏离主要会带来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一,可能导致持续性、弥散性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让自己没有足够的能量继续正常生活,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二,长期的情绪压抑和观点差异,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冲突,人际信任降低,甚至对人生的意义产生怀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从个人的角度说,有两个调整方向。第一个是调整自我的舒适区。在没有疫情防控的时候,没有太多限制,生活是便利的,比较自由,我们的身心处于相对可控和确定的状态。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的限制较多。这时,如果以平时的舒适区来对比当下的生活,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因此,为了自身心理健康,首先要意识到两种生活状态的转变,适时进行心态调整。假如,如果我们平时的舒适区间是60-80,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可能就需要把舒适区间拓展到30—80。这样,某些原本看来不便的情境,由于期待适度调整,自身的情绪反应就不至于太过激烈。

  第二个是调整对于隔离的认识。从现实来讲,隔离肯定会带来一些不便,甚至会引发次生问题。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只要适度合理,一时的不便能更好地保障未来更持久的安全和便利。以居家隔离为例,虽然人们的行动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比起日常通勤,隔离也创造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尝试做一些新的规划和探索,发展新的兴趣爱好,在家里下厨、健身等。这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负面情绪,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然,直面疫情中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不仅要个人努力,还需从社会层面入手,让隔离不“隔心”,让隔离不“疏离”。

  一方面,疫情防控要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让大家充分意识到防控的重要意义。防控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应该体现人性的温度,避免用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进行管理。

  由于疫情持续时间较久,人们难免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多一些理解,多从被管控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听听他们的现实困难和诉求,逐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大家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予以重视,进行充分研究,尤其需要考虑到疫情防控中可能引发的次生问题和潜在的人群、场景,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另一方面,在物理隔离之外,也要注重对人们的心理疏导,避免“心理红码”。一些地方提前组建心理援助咨询师团队,为封控区、管控区居民提供专属线上心理服务通道的做法,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独居老人,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等不同群体,也应逐步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让抗疫过程充满人性温度。

  总之,隔离的目的是隔离病毒,不是隔离人心,不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低,也不是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远。不让隔离变为疏离,守住“心理绿码”,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隔离,疫情,疏离,调整,物理责任编辑: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