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词

2022-07-01 09:26:28 作者:田雅婷 崔兴毅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

  如今,很多老百姓都认可中医,主动选择中医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人们还是经常感慨:好中医越来越少。其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中医药局首次牵头制定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文件有何看点?意在解决哪些问题?

  中医药青年人才如何善继岐黄

  优秀中医人才培养难,难就难在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基本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中医思维被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医人才传承的困境。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看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最核心的就是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

  读经典是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环节,这离不开优秀的教材。对此,王启明表示,将大力推进中医药经典教学改革,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加快建立以中医经典课程为根基的课程体系,尽快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优秀教材。

  为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重视,近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行了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我们想在覆盖全部24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它的范围,拓展到所有举办中医药教育的高校,并逐步将等级考试的结果纳入学生学业考评体系。”王启明说。

  中医讲究传承,《意见》也提出了早跟师、早临床的学习制度。

  “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师承继承人,以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据王启明介绍,在师资建设方面,教育部计划打造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我们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指导中医药院校的教师。经典的学习在院校学习之外,经过临床实践,周期性螺旋式的提升,才能加深理解。”

  为此,教育部将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引领带动临床实践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王启明介绍:“我们将强化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主体职能,把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看病抄方’。”

  中医药是传统医学,但“传统”二字并非意味着因循守旧,而应该是守正创新。王启明表示,教育部还将推动中医药与文、理、工的学科交叉,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我们还将试点探索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一批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群众健康的能力水平。”

  中医药人才评价如何突出中医药特色

  从满足老百姓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来说,中医药人才的层次应是多种多样的。但目前,中医药人才评价多以考、评、聘为主,考试仍是中医药人才评价的主要手段。

  “本次印发实施的《意见》,就是通过健全职称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等举措,来完善中医药职称评价制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介绍,“我们调整了卫生职称系列的专业设置,增设了中医技师。在完善评价标准方面,分类建立了中医临床人才、基础人才、科研人才的评价标准。”

  具体来说,对临床人才,重点评价临床疗效,把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方案、病历分析、合理用药、诊疗质量、病人满意度以及师带徒情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对于基础人才,重点评价其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把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学术专著、古典医籍挖掘成果等作为重要要素;对于科研人才,重点评价其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科学来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把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型代表作、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

  《意见》明确,在医师晋升工作量的要求中,要侧重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我们和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一起,通过对中医住院、病案的数据,以及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设置了像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特色评价指标,这样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中医药人才。”刘冬梅说。

  如何把好中医留在基层

  中医药的优势在基层,中医药的声音在基层。但目前,基层医疗人员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这种现象很普遍。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介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协同从2010年开始牵头组织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这个项目实施以来共计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了7万多名本科医学生。“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也一直持续扩大中医专业定向医学生的招生规模。”

  国家中医药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介绍,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会同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一起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扩大本科层级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支持、鼓励地方开展专科层面免费医学生的培养。

  “我们也会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里面扩大中医医师的招生规模,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管理模式,鼓励县域里面的医共体、医联体人才上下流动。”卢国慧说。

  招来了,如何留住?

  《意见》明确,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时,应当有累计一年的在县级以下或者是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我们将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刘冬梅说。

  “我们还将面向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开展全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包括乡村医生,真正在基层培养一支‘能中会西’的队伍。”卢国慧介绍,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名中医类别的医师,或者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老百姓对名老中医的需求很大,但相较于庞大的就医需求,名老中医显然数量不足。在不少地方,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广受欢迎。

  “这种工作室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大规模,争取到2025年为每个县级机构建立1~2个工作室。”卢国慧指出,工作室有特殊要求,就是老专家要把基层医生带起来。“我们也鼓励退休的中医医师和中医的专长医师到基层去执业。”

关键词:中医药,评价,人才培养,教育,中医责任编辑: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