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健康“关键词” 是否生二胎引“热议”
本报记者 刘伟 提示 又至年末。回望2014,一幕幕、一件件或是亲身经历或是所见所闻的大事小情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翻阅这一年中留在我们心底的“健康笔记”,其中一些醒目的“关键词”,或发生在我们身边,正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或看似遥远,却带给我们对健康新的理解与思考。 关键词一:“单独两孩”政策实施 “单独两孩”政策于5月30日起在我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落地了,有多少单独家庭有生育意愿呢?根据有关报道,我省日前组织开展了独生子女家庭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单独一孩家庭共有63.15万户,超3成家庭已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 说说聊聊: 有人开玩笑称,“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人们见面打招呼的话由“吃了吗?”变成“你们还要二胎吗?”,虽是玩笑,却也反映了公众对该政策的重视程度。 要或者不要二胎,对于不少符合政策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挺想再要一个孩子的,可老人年纪大了,我们再有了孩子没法帮忙看。再要一个宝宝,只能要不就请保姆,要不就我辞职回家看孩子。我和丈夫收入都不高,因此不管哪一种选择,都会给家里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再要一个宝宝,担心老大适应不了”……掂量着再要一个孩子会增加的经济支出、如何让第一个孩子适应家庭的新变化外,不少家庭在政策实施半年后仍然犹豫不决。 除了家庭这一层面,社会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将给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等带来一定压力。 关键词二:恶性肿瘤新“病谱”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省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记者8月12日获悉,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胃癌、肺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是我省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宫颈癌。依照相关分析数据,据估算,我省约3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从年龄别发病率看,40岁以后发病率上升明显。 说说聊聊: 癌症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一些人一方面存在着“恐癌”心理,甚至会谈癌色变,可在预防上却缺乏应有的行动,对一些明知会影响健康、加大患癌风险的不良生活习惯姑息纵容、听之任之。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如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科学防癌的理念,相当比例的肿瘤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 谈到癌症的预防,专家提醒,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这个过程十分复杂,其中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不少人患癌的一个共同诱因就是忽视了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烟就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摈弃的不良生活习惯。以肺癌为例,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这一点,一些烟民都已经心知肚明,但还缺乏彻底与香烟“决裂”的决心。为了健康,老少爷们们不能再任性了。 关键词三:埃博拉 时至年末,有关埃博拉的消息依然牵动人心。根据相关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2月22日说,尽管抗击埃博拉疫情取得进展,但当前不能松懈,应继续努力尽快消除全部疫情。 说说聊聊: 从埃博拉疫情现身西非多国,到相关病例出现在非洲以外的一些国家……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已经持续多月。还是那句话,面对传染病疫情,我们老百姓既不能掉以轻心、应有足够的重视,但也不该恐慌。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注意日常的卫生防护。 关键词四: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根据有关报道,12月24日,河北省卫计委就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情况召开媒体通报会。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与京津建立医疗合作关系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达到230余家,三省市在卫生应急、疾病防控等方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合作模式。 说说聊聊: 通过合作,我省相关专业诊治能力将获得进一步提升,一些省内患者不必再去京津医院排队,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京津专家高水平的服务,这对于方便患者就医自然是件好事,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前景令人期待。 关键词五: 出生缺陷 根据有关报道,4月21日,省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省2013年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报告。在出生缺陷发生率方面,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达102.16/万,和1996年相比增长幅度达48.79%。根据医院监测结果,2013年我省出生缺陷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和先天性脑积水。 说说聊聊: 一些准妈妈在迎接新生儿到来时都有过这样的担心:宝宝不会有啥缺陷吧?这是孕期的一件揪心事儿,但要提醒的是,预防宝宝出生缺陷,从怀孕前就要开始努力了。婚检不可忽视,怀孕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孕期的一些检查等等也同样马虎不得。 关键词六:熬夜+猝死 2014世界杯的精彩还历历在目,而网上有关熬夜看球猝死的报道也引发关注。此后,熬夜对于健康的诸多危害成为热点话题。 说说聊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一些人来说,熬夜绝不是世界杯期间才有的短暂生活状态,而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标签,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虽然已经劳累一天、身体疲惫,但还是要熬夜上网、看电视等等,节假日更是要熬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更晚才睡觉。经常是早晨醒来昏昏沉沉,可就是改不了这习惯,对于一些人来说晚睡就像是戒不掉的瘾。 夜不是用来熬的。专家提醒,熬夜背后潜伏着多重危机: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熬夜会使人变得急躁、恐惧、紧张、精神烦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障碍;长期熬夜还会使人内分泌紊乱,导致衰老加速,出现面色无光、皮肤晦暗、干涩、色斑皱纹增多、白天精神萎靡等现象。 看到以上的健康“账单”,你戒掉熬夜习惯还缺乏动力吗? 关键词七:初中生烟草流行调查 6月11日,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石家庄市1059名初中生烟草流行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学生中尝试吸烟的比例为16.9%,其中男生为25.8%,女生为6.3%;现在吸烟的比例为4.8%,其中男生为7.8%,女生为1.3%。本次调查中,初中生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率不容乐观。从调查结果看,现在吸烟的学生中,过去12个月中尝试戒烟和目前打算戒烟的比例均达到七成以上,但曾经接受过戒烟咨询或帮助的比例仅为一成左右。认为自己想戒烟就能戒掉的比例高达80.6%。对此,专家分析,这说明初中生没有认识到“戒烟难、难在瘾难戒”这一点。 说说聊聊: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是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父母吸烟是孩子吸烟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朋友中有人吸烟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创造家庭、学校等共同参与的无烟环境非常重要。帮助青少年远离烟草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八:手机依赖 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 一段时间来,有关报道内容受到关注,不少人发现自己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更有甚者,已经进入“热恋”状态,放不下、离不开,一有空儿就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如果发现没带手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如果一段时间手机不响,就感到不适应,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甚至总会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给眼部健康、颈椎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埋下了隐患。 说说聊聊: 您计算过自己每天摸手机的次数、用手机的时间吗?有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几位好友围坐一起,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忙着用手机拍照片,各自忙着发照片、通过手机聊天,用手机用多了,对于当面交流似乎都有些不太习惯了。看到那句感慨“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您又有何感想呢? 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功能日趋丰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啥事儿都要有个度,累病了眼睛、累坏了脖子就不好了。此外,专家也提醒我们,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女性、生活压力大的中年男性和学生等。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成瘾的表现。一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缓解手机依赖。应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逐步消除手机依赖。 |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熬夜,我省,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