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明:大山深处免费行医40载
40年前,刘向明看着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乡亲们外出看病难,选择了乡村医生这份职业。40年过去了,刘向明由一名青壮年变成了一位70岁的沧桑老人,尽管容颜已变,但他一直走在免费为乡亲们看病的崎岖山路上。 山顶上的“刘先生” 刘向明所在的村庄名叫“大梁根村”,它位于承德县满杖子乡与宽城县交界处的大山深处。1月3日,沿途几经询问,记者终于找到了大梁根村。有热心村民告诉记者,“你看见那个铁塔了吗?他家就住在铁塔下面。到他家需要爬一段土路,路很窄,开车上去一定要小心。” 记者驱车行驶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条宽约3米的土路。经过一段持续上坡路段后,记者终于看到远处山坡上的几栋房屋。接近村庄的山路已经修成了水泥路,据后来了解,这是村庄历史上发生的最大一次巨变。 来到仅有20来户的村内,记者并没有发现预想中的门诊部。当得知记者是来找刘向明的,一位热心村民亲自领记者来到了刘向明家。“刘先生,有人找你。” 一个旧药箱 从一处破旧瓦房里,走出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老人。“我就是刘向明。”尽管已经70岁,但他看上去也就60来岁。“山上空气好,经常活动,身体还不错。” 走进刘向明家,老屋墙壁上的泥已经被熏黑。在房间里,记者并没有看到一位医生应有的药架等物品,俨然是个平常百姓家。“我只给大家看病,不卖药。”说话间,刘向明拎出一个破旧泛黄的药箱。“这个药箱是46年前,乡卫生院院长送给我的。”刘向明告诉记者,“1975年之前,我在村里看药房,当时乡亲们外出看病很不方便,我就决定当名赤脚医生。”1975年,刘向明到该县头沟卫校学习,一年后,他回村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我们村一共有11个村民小组,住得很分散,最远的要走10里山路。”刘向明说,老百姓头疼脑热的也花费不了太多钱。“我手里没钱,以前经常备四五百元的药品,但许多人看病的药钱只有几毛钱,他们没零钱时,我经常不收他们药钱。”长此以往,刘向明落了个“免费看病,还搭着药费。”“我有四个孩子,家里就靠几亩山地生活,一直赔钱,说实话,我承受不起。”既不想赚钱,又不想耽误给乡亲们看病,于是,刘向明就给大家义诊和开药方。“国家规定村里的药铺要合并,现在药店由另一名村医经营,我只给大家开药方,药品可以自己去购买,或者我下山时给大家捎过来。” 刘向明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已经70岁了,但每天都会有人给他打电话求医。“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叫,他都会去。”刘向明的妻子方桂银说,自从老刘干上村医,照顾孩子和地里的活儿几乎都要靠她一人承担。“居家过日子总要挣钱生活吧!他给大家看病不收钱,是好事,但他一出去就是多半天,家里有事经常帮不上忙,我能不生气吗?”方桂银委屈地说,她没少和老刘生气吵架。 挣到了“好人缘” 1月3日上午,在家里坐了没多久,刘向明背着破旧药箱又出发了。“药箱里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和一些急救药品。”走在半米宽的山路上,刘向明说,最远的小组要翻越山梁,往返20公里,需要近3个小时。“有次晚上看完病,半路遇上大雨,山路太滑,我的鞋都弄丢了,只好光着脚回家。”刘向明说,自己年事已高,“虽然没挣到钱,但挣到了好人缘。有人说我傻,有人叫我是大梁根的白求恩。大家信任我,我觉得自己这40年算是没白忙活。” 杨桂霞患有脑供血不足和低血压等疾病,婆婆患有高血压和脑血栓,由于前几天刚输了几天液,刘向明担心杨桂霞病情有反复,于是,特意过来给她量一量血压。“我们这里到县城坐车很不方便,前两年,下山的路很窄,只能靠步行和骑毛驴。老百姓有点病,只要不严重,都会找刘先生。”杨桂霞说,刘先生医术很好,大家都信得过他。“他看病从来不要钱,咱们老百姓没啥感谢的,年底杀猪时,大家都会想到他,叫他来吃点喝点。” 老刘的老伴儿告诉记者,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都出嫁了,大儿子当兵留在外地工作。由于家里条件不太好,小儿子到外乡当上门女婿。” 对于老伴儿的埋怨,老刘总以微笑回之。“有些事,不能拿钱来衡量,人只要有口吃的,有口喝的,大多数人说你为人不错,就得了。” 一番交流,记者发现,刘向明40年的村医生涯,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正如80岁的村民满素青老人说的那样,在山村百姓眼里,刘向明是一个没事想不起、有病却离不开的人。 |
关键词:刘向明,1975年,行医,大山,乡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