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辟谣联盟成立 传播食品安全知识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信息失真、网络谣言等问题凸显,食品安全更成为谣言重灾区。“蘑菇含重金属”“草莓含有致癌农药”等食品谣言的泛滥给公众带来“安全焦虑”。食品安全问题与民生密切相关,容易成为各种民意表达的出口,甚至成为个别群体攫取名利的工具。食品安全谣言已居于网络谣言传播首位。引入辟谣联盟等众筹机制和新媒体手段,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畅通科学权威的传播渠道,从根本上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详细]
健康谣言泛滥朋友圈 背后商业利益作祟
“生病要吃对水果”、“人体排毒周期”、“一天要喝几杯水”……刚有微信账号的时候,张女士成为养生帖的追帖族,订阅了好几个养生公众号,基本上是有帖必看。看到适合自己的,还会亲身实验。但时间一久,张女士渐渐发现,这些养生帖让她有些凌乱了。很多养生帖都互相冲突,“有些帖子说吃这些食品能降糖,换了一个帖子又说吃这些可能对人体有副作用,一下不知道到底该吃什么,感觉很纠结。”张女士说。
[详细]
冰淇淋里食品添加剂太多?澄清8个食品安全误解
口感细滑、口味众多、色彩绚丽、冰冰凉凉的冰淇淋是夏日里很多人的心头好,但往往配料表中有十几种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很多人甚至会觉得,添加了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冰淇淋都不能吃了。专家提示:冰淇淋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调味、着色、塑形、乳化这4个目的。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冰淇淋就不会如此美味了。甚至,使用食品添加剂还能让它变得更加健康。
[详细]
网传金蝉含高毒病菌吓退食客 检测结果击碎谣言
最近一则关于金蝉的帖子在网上和微信朋友圈里炸开了锅,“知了猴原来这么可怕!扩散挽救朋友健康。”帖子共罗列了金蝉的三宗罪,一、金蝉有细菌和致命寄生虫,甚至个别含有人类致命H1N1高致命流感病毒。二、金蝉农药残留,三、重金属超标,金蝉铅含量是粉条的400倍。帖子中还提到,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实验室检测后得出的结果,帖子广泛流传,让很多人对吃金蝉多了一份担忧。金蝉到底还能不能吃?
[详细]
“绿豆解药”是真的吗? 专家:不能一概而论
绿豆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凉饮料,然而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严格地来说,绿豆解的是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药。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
[详细]
“钩虫猪肉”系谣言 旧谣新传何时休?
近期,一则“猪肉里有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流言又在微信圈疯传,肉类行业专家称,这完全是造谣,猪肉里根本不会有钩虫。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的专家介绍,钩虫病是线虫病的一种,在猪常见寄生虫中,钩虫只寄生在猪的肠道内,无法到达肌肉组织,而且在肌肉组织中无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虫体。
[详细]
蒸锅水易致癌 朋友圈这些谣言被证伪别再转
南京的秦先生也告诉记者,看到这八大谣言吓了一跳:数一数,自己竟然基本上都信过,而且现在还收藏有几条,自己真的炒菜时放过大蒜想分辨油品优劣,还曾经把家里使用的牙膏都翻了出来,一个个看底部的颜色条,生怕用了“毒牙膏”,更是因为那个“无肉肉丸”的传说,“吓得已经很久没敢吃丸子了,不管是火锅还是麻辣烫都从不点丸子”,昨天他翻开自己的微信收藏页查询,发现不少链接已经被作为谣言删除了。
[详细]
房间里放洋葱救了千万人? 又是一个忽悠人的传言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疯传一帖:房间里放个洋葱,救了千万人。真不知道帖子的主人说的洋葱还是龙珠,试试放七颗说不定还能召唤神龙呢?今天,就专门掰扯一下这个所谓的“神奇洋葱”。你试一下,确实会变黑,但是原因跟你切个苹果、香蕉什么的放一会儿会变色是一样一样的,如果房间环境脏乱差,细菌太多,你就是把它放身体最好的人旁边都得黑,为什么呢?放坏了呗。至于为什么强调要切掉两头,那是因为完整的洋葱是有自我保护功能的,不那么容易坏。
[详细]
酸梅汤真的能减肥“解油腻”吗?
在很多餐馆,酸梅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饭前饮料。最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一些罐装或瓶装的酸梅汤饮料,它在标签上声称以乌梅、山楂等纯天然原料熬制而成,不含有化学制剂,具有解油腻、降血脂的功效,还能帮助减肥。酸梅汤真的有这种效果吗?传统的酸梅汤主要以乌梅、山楂加水加糖煮制而成。有人认为酸梅汤能够解油腻的理由是,乌梅、山楂均是碱性食品,能调节体内酸碱度,去除肠胃中积存的油腻。
[详细]
喝生奶新鲜又营养吗?专家:未杀菌无法保证安全
现在各大超市、电商以及微信朋友圈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鲜奶”炒作大战,那么生鲜奶究竟是不是像商家宣传的如此“新鲜”、如此“原生态”呢?超市中出售的生鲜奶大多经过巴氏消毒或超高温灭菌,而在微信朋友圈中售卖的号称“没有添加剂”的“生鲜奶”则为从牛身上刚挤出来,并未经过消毒杀菌的生奶。“以前有很多儿童喝过生奶后生病死亡,但在经过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后,可抑制奶中细菌的生长和污染。”
[详细]
长城网健康频道专题报道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