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发疾病之预防肠道疾病
秋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以下三种最为常见,人们要引起警惕。 1、细菌性痢疾 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由各种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急性普通型菌痢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至20次以上,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早期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可病程迁延转为慢性。 2、肠炎 肠炎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多数为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则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肠炎的主要症状为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等症状。每日大便次数超过3次,可为稀便或水样便,也可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3、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有毒食物、被化学毒物、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吃,因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中毒,按照致病物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豆角是引发中毒最常见的蔬菜。豆角、豇豆、青豆、扁豆、菜豆、刀豆等豆类蔬菜生吃都易中毒。此外,根据中毒食物种类的不同,其发病季节也不同。 预防肠道病有“十招” 肠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不洁物,以及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其发病与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只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个人、环境和食品卫生,肠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顾清主任提醒公众 一、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从家庭内成年人做起并督促好孩子更要严格做到。 二、不吃腐烂变质、不洁净的食物,尽量不吃剩菜饭或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凉拌蔬菜时,加入蒜泥和柠檬汁。烹调豆角时,需加热熟透才能破坏其毒素,即使凉拌,也要至少用沸水煮10分钟。 三、不要食用或直接食用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也不要饮用已经被污染的水。 四、不要过度食用生、冷食品(如海鲜、冷饮)。 五、不喝生水,进餐后或运动后不要立即喝冰冻的水或饮料,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六、经常用清洁流动的水洗手,正确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真正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七、注意饮食和睡眠的科学调整,避免“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八、注意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九、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十、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
关键词:秋季,疾病,肠道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