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应警惕心房颤动卒中风险
卒中患者中,女性合并房颤的比例高于男性,而且妊娠期糖尿病等卒中危险因素是女性独有的 今天是第1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女性的卒中风险”,旨在提升女性对于卒中危险的认知,积极预防卒中发生。据悉,卒中在中国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约为1.88%,与1986年相比,25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卒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但是,世界心脏联盟理事、中国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医生和大众对于卒中预防仍缺乏足够的认知,以卒中高危因素心房颤动为例,它所导致的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房颤导致卒中是可预防的,其中抗凝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医护工作者和心房颤动患者对于心房颤动抗凝的重要性和规范化都缺乏足够的认知。 卒中患者中女性房颤比例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特别指出,在中国男性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但是卒中患者中,女性合并房颤的比例高于男性。另外,某些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女性独有的,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避孕药的使用、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和荷尔蒙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女性的卒中风险。因此今年世界卒中日特别关注女性心房颤动,呼吁预防女性卒中风险。董吁钢表示,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卒中的高危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针对这些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预防和筛查工作是有效降低我国卒中患病率的关键。 卒中预防心血管医生责任重大 胡大一指出,以心房颤动卒中预防为例,有效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心房颤动相关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的关键。据悉,近年来,多个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世界各国被广泛使用,其中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哌沙班可显著降低卒中及体循环栓塞风险55%。虽然这些药物大多已在我国被批准用于心房颤动卒中预防,但当前我国心血管医生对于心房颤动抗凝的重要性和规范化仍缺乏足够认知,我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不能等卒中发生了再去解决问题,防控的工作应前移到风险(卒中的危险因素)控制上,这就要求医院各学科的医生多方携手,做到规范防治。以往卒中往往被认为是神经科的工作,但多年实践已证明卒中的防控需相关学科尽早介入,比如心血管科,因为心血管科在防控的上游,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卒中的发生。”胡大一强调。 据悉,在中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77%,患病人数已达数百万,心房颤动已成为一种心血管流行病,与无心房颤动人群相比,罹患卒中风险高出近5倍,并且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很高。胡大一认为,心血管医生必须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提升对规范抗凝治疗的认知。阿司匹林是我国目前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使用广泛的抗栓药物,但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其实它并不是抗凝药物。 胡大一指出,引发卒中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很多,心血管医生必须重视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患者的卒中预防,只有保护好心血管,我们才能远离卒中。 |
关键词:女性,房颤,卒中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