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老人饮食误区 吃粗粮不是越多越好
长城网5月29日讯(记者吴浩 何震 通讯员 秦学静)现代人饮食种的食物多以细粮为主,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不少老人开始有意识的食用粗粮,但是,吃粗粮也不是越多越好。 资料图。此图来源于网络
今年82岁的王奶奶因股骨颈骨折住进了医院,医生准备为他进行手术。可在术前检查时医生却吃惊地发现,她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根本达不到手术的要求,仔细一问才知道,由于患有高血压,王奶奶平时几乎很少吃肉蛋奶,结果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存在营养不良。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骨二科主任步建立指出,由于人到老年,新陈代谢能力减弱、消化系统功能变差,再加上基础病增多,本身就存在着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很多老年人还存在着诸如“老来瘦”更健康、粗粮比细粮更有营养等营养补充方面的认识误区,从而导致很多老人营养不良,进而导致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脊椎压缩性骨折、关节痛等多种骨科疾病。 步主任说,“老人只有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保持面色红润。营养不良会使关节、软骨质量降低,造成骨关节系统退化,进而引起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关节痛等骨科疾病。” 步主任进一步指出,营养不良是营养素缺少或过多及其代谢障碍造成的机体营养失调。营养缺乏是由于营养代谢的负平衡,机体内缺少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素,首先表现为体内组织营养素含量减少或浓度下降继而发生化学变化和功能改变,最后导致营养缺乏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导致骨质量下降,骨的脆性加大,使老年人更容易骨折。 为此,步主任专门向记者介绍了老年人饮食的三大误区以及健康饮食的搭配。 误区一“老来瘦”更健康应少吃蛋白质 歩建立主任指出,很多老人都相信“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句俗语,总觉得老人瘦点没关系,甚至更好,于是,盲目追求“老来瘦”“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老年人胃的吸收能力本来就差,即使鱼肉照吃,吸收也有限;而且,老人的牙齿退化严重,运动量减少,食物也会降低;再加上一些慢性病和基础病的增加,老年人的有效营养摄入本身就少。 事实上,骨头的营养是靠消化系统来吸收的。骨的纤维主要是蛋白质组织,如果蛋白质不足,其合成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会整体下降,即使补再多的钙,也无法利用。老人如果长期处于营养摄入不足的状态,骨头就会慢慢脆弱,骨科疾病也就会不招自来。 误区二吃粗粮比吃精细食物更有营养 歩主任表示,很多老人也误以为吃粗粮更有营养。其实,粗粮提供更多的是纤维素,并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足量蛋白质。因此,红薯等粗粮绝对不能取代精细食物。 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新鲜的鱼、肉、鸡蛋以及奶制品等精细食物。老人的吸收能力不好,如果老是吃粗粮,而不吃能够提供蛋白质的精细食物,就很难保证为骨提供足够的营养。 误区三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不能吃太多 很多老年人认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就应该忌口,绝对不能吃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营养不能太丰富,以免出现血脂、血压和胆固醇过高。但国外的观点是提倡糖尿病病人保持正常饮食的,因为血糖、血脂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和降低的。而本身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果营养摄入不足,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反而会使关节、软骨质量降低,造成骨关节系统的退化,最终导致全身机能的衰退。 老年人每天要吃什么? 1、膳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一日三餐中,都要有米、面、杂粮等主食,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也可将粗细粮混合一起做。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两粗粮。 2.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每餐有2种以上蔬菜,每天至少进食1~2种水果,并常更换不同品种。建议每天吃6两到1斤新鲜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 3.适量摄入肉、禽、鱼、虾及蛋类 建议每天吃1~2两肉类,尽量选择瘦肉;每天吃1.5~2两水产品;每天吃1个鸡蛋。血脂异常者,每周可吃3~4个鸡蛋。 4.一天300毫升奶 适当多饮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天平均饮奶300ml。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 5.一两豆制品 大豆中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建议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6.控制油、盐摄入 每人每天烹调油的用量不要超过半两,应少用或不用动物油,多选用植物油,并经常更换种类。每天的食盐量(包括酱油、调料和其他食物中的盐)不要超过5克。某些疾病患者(如高血压、肾病、心衰等病人),每日食盐量还应适当减少。 |
关键词:健康,老人,饮食误区,粗粮,摄入 |